苏州中外运绿色物流现状及创新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2023-03-07 09:22: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近些年来,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物流作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从国内外对绿色低碳物流的重视,我们不难看出,无论社会经济如何发展都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多的时候,宁可提高经济成本,也要维护一方水土的清澈高原。

因此,大力推动绿色低碳物流发展已是必然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1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将深入研究苏州中外运企业的绿色物流发展现状,结合国家政策要求,分析在绿色包装,运输,仓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创新设计以降低物流作业对环境的影响。努力提高绿色低碳物流的建设水平,加快绿色转型,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物流发展的企业责任。

2.1.1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选择AHP-SWOT分析法。决策准则层为Strengths(资金技术水平高)、Weaknesses(管理困难)、Opportunities(相关政策支持)和Threats(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不同的准则层下都会从包装绿色低碳化、运输绿色低碳化和仓储绿色低碳化来进行细分考虑,建立层次分析模型。通过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确定影响中外运绿色低碳物流发展的各因素权重。
2.1.2绿色低碳包装现有问题及创新方案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三点,首先是加工过程资源浪费,废弃物处理不当;其次是企业缺乏绿色包装理念,包装技术比较落后,出现过度包装和包装材料不环保等问题;最后是现有的绿色包装材料大多存在不够牢固的问题,容易破碎,给运输,装卸搬运等环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此提出了一个新型可回收共享包装方案,此种新型包装的特点在于可多次循环使用,本文将从源头减碳、中间回收、末端处理三个环节进行详细阐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首先,构建SWOT分析模型,决策层为资金技术水平高,管理困难,相关政策支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四个方面。

接着,构造判断矩阵,每个准则层都会从包装绿色低碳化,运输绿色低碳化,仓储绿色低碳化进行细分赋值,得到各因素权重。

然后根据AHP分析法分别计算A,S,W,O,T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矩阵具有一致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朱红梅.基于SWOT的分析的苏州绿色物流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332-333

[2]邹晓坤.中外运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
[3]雷亮.打造绿色物流中外运敦豪批量投放比亚迪T[N].齐鲁周刊,2016,2:56
[4]苏玲利.低碳经济下苏州临港物流园区低碳物流发展浅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35):114-115
[5]张晨,杨爱军.苏州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物流科技,2021,11:97-98
[6]姚冠新,张冬梅,徐静.低碳物流研究现状综述[J].物流科技,2015,7:2-29
[7]王丽莎.国外低碳物流的发展与政策启示[J].物流科技,2017,4:4-6
[8]修巧梅.低碳物流驱动因素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9]王真,王晨曦,王宇豪.车间多载自动导引车绿色物流调度[J].重庆大学学报,2020,4(1):44-52
[10]张风轩,徐雨萱,沈雨荷.基于PEST分析的绿色物流包装发展探究[J].物流技术,2020,39(2):20-22
[11]马志超.低碳物流配送网络设计优化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
[12]杨辰晨,何伦志.我国低碳物流发展的内涵、特征、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5,32:38-40
[13]魏倩.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演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
[14]马丁.低碳物流影响因素及绩效评价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8.
[15]代冬芳,俞会新.绿色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J].价格月刊,2016,10:70-73
[16]K Kijewska.Low Carbon Logistics – The New Challenge For The South Baltic Region Cities[J].Autobusy ,2017,12:1515-1519
[17]Shoufeng Ji,Qi Sun.Low-Carb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Bamp;R Logistics Service: A Case Study of an E-Commerce Big Data Platform in China[J].Sustainability,2017,9(11).

5. 工作计划

1. 3月7至3月27日:阅读文献,写文献综述,完成开题报告初稿。

2. 3月28日至4月3日:修改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即可开始论文写作。

3. 4月4日至4月10日:开题报告提交至系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