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由于国土面积、气候冷暖、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中日两国人民在饮食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反应在地方特色小吃上。每个地方的人民对于其本土的小吃都有自己的坚持,这种坚持中饱含了人们的情感和情怀,在乡土人情中酝酿出的不同的人民性格反应在小吃中,我们从中便可以窥探出中日两国人民不同的生活态度及对生活不同的追求。
在国外,高桥拓儿(2017)通过对日本料理餐具器皿的讲究、食物适合的大小、食物不同的烹调方法等角度具体分析了一些和食在选材和烹饪以及摆盘上面的细节,让我对日本料理有了深入的了解,更能体会日本食文化中精致的细节,日本人民含蓄低调的精神世界。
在我国,王会玲(2016)从中日料理的食材的差异、料理方法的差异、饮食习惯的差异等方面探究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强胜(2018)从日本人饮食的清淡、喜好吃生食的习惯、爱使用奶制品等方面分析了日本人的生活观念:他们崇尚自然,注重养生,健康饮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对生活品质的不懈追求及生活中的规律感,不俗的品味。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地方小吃是最能反应当地物质文化和生活面貌的产物。每到一个地方必然要去到这个地方的小食街,那里是整个城市风土人情和喜怒哀乐的缩影。平常忙碌而脚步匆匆的人们到了这样的地方都能卸下所有包袱,用力体会和拥抱人间。
首先,本课题从中日两国独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入手,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差异,体会其在外观、味道、用料等方面的不同,感受差异。
其次,根据饮食差异深入分析,从小吃自身的特点延伸到人们的生活中去,体会其面对生活的采取的态度上的差异、生活方式及对生活的不同追求。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并加上调查法和观察法。 研究步骤: 1-8周:清楚把握文章主题,明确需要论证的内容并对继续调查,收集有用材料,并且文研究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9周:拟写文章大纲,对论文的结构大体上有个把握并开始着手于写文章; 9-11周:围绕主题,深入探索中日两国地方小吃的差异及两国人民生活态度的差异,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探究其背后文化的差异; 12-15周:对文中不足的地方加以修改,完成论文。 |
4. 参考文献
[1]並松信久.京都の食文化と無形文化遺産「和食」―京料理の歴史的経緯と日本型食生活との関連性―.[M].京都産業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紀要.2020
[2]髙橋拓児.料理人から見る和食の魅力.[M].日本食生活学会誌.2017
[3]井村直恵.戦略的地域資源としての和食#12539;日本料理#12539;京料理.[M].京都産業大学マネジメント研究会.2020
5. 工作计划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从日本人表白方式看日本人语言表达的暧昧性开题报告
- 通过家庭伦理剧看二战后日本女性社会地位变化的原因开题报告
- 分析《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创新与延续开题报告
- 『キッチン』に見るばなな現象开题报告
- 中国人学習者の日本語心身擬態語の漢訳―『伊豆の踊り子』に基づいて开题报告
- 江戸時代における中日文学の狐像の相似点――『聊斎志異』と『夜窓鬼談』を中心に开题报告
- 諺から見る日本文化の特徴开题报告
- 关于日语母语者与日语学习者的敬语误用的研究;日本語母語話者と日本語学習者に見られた敬語誤用に関する研究开题报告
- 神話論に基づいた日本ブランドマーケティング手法について开题报告
- 「Metaphysics」の翻訳に関する一考察――井上哲次郎と厳復の訳語を中心に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