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ラヴレター』から見る岩井俊二の女性観开题报告

 2022-12-06 09:49: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明治维新以后至战败前,日本妇女既没有参政权也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合法权益一直未能受到法律应有的保护。二战后的日本深受美国殖民文化的影响,女性主义终于从西方来到了日本,日本女性的处境和命运随之发生了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后,区别于以往日本电影中悲苦的旧女性形象,日本新电影运动主要表现青春的苦境,丧失、无为、焦虑、孤独。岩井俊二作为日本新电影运动的代表,其塑造的女性角色敢爱敢恨,比男性更具热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在国外,八寻春海(2003),蔦清行(2013)等分析了作品的时间场景切换,发现了其登场人物及舞台的共通性,阐释了其艺术价值。柳泽浩哉(2015)通过博子之死、树之死和被救赎的人们这三个故事,详细分析了影片中雪与火的象征意义。

在我国,刘可(2016),孙佳希(2015)等剖析了岩井俊二在女性主义叙事上的特点;赵海风(2005),谢楚婧(2015)等反映了岩井俊二对青春的镜像式塑造;尹乐(2012)总结了岩井俊二在日本新电影运动中取得的成就,以及日本新电影运动对亚洲电影的影响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日本新电影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日本电影的格局,并深刻影响了亚洲电影的发展。岩井俊二作为日本新电影运动的代表,将作品的第一主角设定为女性,聚焦男女间的矛盾争斗,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因此,本课题通过《情书》探讨岩井俊二的女性主义意识。

首先,概述岩井俊二的《情书》的主要内容。小说以一封发往天国的情书,却收到回信为开端,披露出一段男同学对同班同名女同学的暗恋。真相大白之后,牵扯出一段前尘往事与今时爱恋的故事。

其次从色彩的角度(白色,黑色,红色,段落色,场景色),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从登场人物的生死纠葛,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两位女主人公在各自经历了恋人去世、父亲去世、病痛折磨等多重打击下,互相扶持,互相鼓励。依靠自己的坚忍,顽强地生存下去,以积极对抗消极,走出僵局,勇敢地追求幸福生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并加上描述性研究法。

研究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岩井俊二,谷口広樹. ラヴレター[M].KADOKAWA.1998.

  2. 赵海风. 当代日本青春的镜像:对岩井俊二电影的精神分析式分析[D].上海大学.2005.

  3. 徐凯. 《情书》中的生命之光[J].电影文学.2009(11).59-6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

    第八学期 1- 6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2

    7-13周: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3

    14-15周: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4

    16周或17周: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