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文骢形象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开题报告

 2022-12-19 17:02:5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杨文骢是明末清初之人,早年加入复社,与复社领袖张溥及后复社中的陈子龙、吴应箕等相交甚好。在万历四十六年,杨文骢乡试中举,也是在此年与马士英的妹妹结婚,此后他便与奸臣马士英脱不了干系了,这也是造成他后来饱受争议的原因。在清军屡次进犯的紧急军事情况下,杨文骢都坚守作战,曾担任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然顺治三年,杨文骢在衢州抵抗清兵,后败退至浦城,最后被抓捕因拒不投降而遭杀害。杨文骢这一历史人物因孔尚任所著《桃花扇》而被广范认识。关于杨文骢这一人物的评价是有褒有贬,众说纷纭。知名的古典文学理论家曲沐曾有长文赞叹杨文骢是奋勇抗敌的英勇战士,将杨文骢如何与清军对抗到底讲诉的详细生动,在他的笔下,杨文骢是一个能文能武、有军事才能、忠肝义胆的大丈夫,是值得后世敬佩不已的。除此,白坚也曾为杨文骢受到不平待遇而发文呐喊,他所作《还杨文骢历史本来面目》全面细致的分析了杨文骢的英雄事迹以及被后世误会的原因,整体对杨文骢都是持肯定态度的。还有在《明史》中将杨文骢与陈子龙等殉明者共同列入“本传”中记述,言辞之间可见对杨文骢的赞叹,认为杨文骢乃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大英雄。然而学术界对杨文骢的贬义之词也存在不少,比如《明季南略》中将杨文骢与马士英、刘泌等谩骂成如猪狗一样的东西,言辞相当激烈。以上是杨文骢形象的历史真实。然综合许多相关资料,可以知道文坛对杨文骢评价褒贬不一的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是因为他与奸臣马士英是亲属关系,又与阮大铖相交往,所以世人难免不会将他们联想在一起,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其二是因为孔尚任所作《桃花扇》将杨文骢塑造成一个左右逢源、圆滑的人物形象使世人的思想认知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当然孔尚任塑造的杨文骢形象是根据历史上真实人物通过艺术手法加工改造而成的,所以《桃花扇》中的杨文骢既有历史真实性,也有戏剧艺术性。在《桃花扇》中的杨文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与历史上相同的是都擅长诗词作画,是个文人雅士,但不同的是杨文骢的英雄气节、赤胆忠诚没有被描绘出来,而是变成了一个游走于正邪两边的人物,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除此他在整篇剧本中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是全文人物关系的纽带,所以杨文骢被塑造成一个双面人物是不无道理的。这就是艺术真实下的杨文骢形象。既然杨文骢的人物形象那么具有争议性,这就必须要研究分析有哪些争议,产生争议的原因是什么。争议体现在历史上对其形象评价的两面性,而产生争议的原因就要归结到孔尚任为何要在《桃花扇》中将杨文骢塑造成这样的形象呢?这里面就含着戏剧创作的理论原则了。作者在进行戏剧创作时为了适应剧情的需要,为了能够更好的传达情感以及揭示思想内涵,必须对历史人物做一些加工剪裁组合形成一个符合观众审美需要的人物。本文就是将历史上真实的杨文骢形象与《桃花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详细的比较,以有利于更准确的把握作者的创作动机以及更深入的理解作品传达的思想旨意。

目的与意义:首先,通过对收集到、整理好的资料的详细研究与分析,对学术界关于杨文骢这一人物各自持有怎样的观点有个整体的掌握,以及对杨文骢这一人物有更加全面的认知。不管是历史真实下的人物形象,还是戏剧中的艺术人物形象都有个细致深入的了解。其次,通过对明季严酷党争以及阉党势力对东林人士的摧残的描述,更加了解以杨文骢为主要人物,侯方域、吴应箕、马士英等为次要人物,从中探察出作品涵盖的情感意识。再有,从历史真实与戏剧形象的差异了解孔尚任塑造的《桃花扇》中的杨文骢这一形象的创作动机及他想传递给世人的思想底蕴。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用一个理性的角度欣赏艺术作品中的艺术人物,也能了解到《桃花扇》中对历史人物的艺术处理对于历史题材戏剧作品创作的借鉴意义。最后,将人物形象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进行比较,从此中可以了解到在文学创作中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有机关系,以及戏剧创作的主要理论方法,学习到戏剧创作中博大精深的文化。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杨文骢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平

(1)明季严酷党争、阉党对东林人士摧残的时代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首先,主要以文献资料研究法进行,根据要研究的课题来调查文献以获得相关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相关书籍以及各大网络数据库资源,并对这些文献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及归纳。同时,要与指导老师时常保持联系以及良好的沟通,听从指导老师的意见对课题着手处理。

其次,根据整理好的大量资料确定论文的题目以及大致内容。

然后,仔细构思论文的结构,将课题分解成几个小标题,逐个做详细阐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桃花扇选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2】计六奇:明季南略【M】.任道斌、魏得良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3】李清:南渡录【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2022年第11周——12周: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方向

2.2022年第12周——2022年第1周:完成资料检索并阅读资料

3.2022年第1周——第3周: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