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季节”系列小说复调性主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2-12-12 11:51:1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王蒙的“季节”系列自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后,得到文学界相当大的关注。“季节”系列小说共有四部,分别是《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小说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结束的三十年间的风风雨雨,记录了革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心灵史、血泪史。“季节”系列小说内蕴丰富,多元文化视角的融入使得小说的主题具有一种复调性质。既再现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又展现了千姿百态的人性,既蕴藏崇高的政治理想又包含日常的琐碎平凡,既展露个体又表现集体。“季节”系列是一部宏大的乐曲,各种旋律交相呼应,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共和国历史。对王蒙“季节”系列小说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王蒙人生经验的研究,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王蒙的早期生活经验和新疆经验。孙先科在《复调性主题与对话性文体——王蒙小说创作从lt;青春万岁gt;到“季节系列”的一条主脉》中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王蒙的生活经验,他认为王蒙早期的生活经验和特殊的现代经验对王蒙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生活经验会作为一种结构性的经验范型指导他的写作,使他的写作体现出一种复调性主题。李萌羽,温奉桥的《一个人的舞蹈——王蒙小说创作的一个维度》认为王蒙充满纷争的家庭与紧张的父母关系使得王蒙在孩童时期对许多事物都表现出超常的敏感性,特别是对时间、生命的敏感。而这种对事物的敏感,这种创伤记忆都在他的“季节”系列中有所表现。解松、徐莹的《理想的重写与日常生活经验的肯定——论王蒙的“季节”系列小说及其他》更是提出“季节”系列小说是王蒙不同时期人生经验的书写,是王蒙晚年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肯定。作者认为这种对日常生活的回归主要在钱文的妻子叶东菊身上体现,叶冬菊通过让钱文明白日常生活的意义来解救钱文。王春林在他的《王蒙论》一书中详细谈了王蒙的童年记忆、自我意识、生死意识对王蒙创作的影响。温奉桥的《王蒙十五讲》同样分析了王蒙的童年经验,此外还分析了王蒙的新疆经验。作者认为,王蒙思想最大的拐点就是王蒙的新疆生活经验,这种生活使得王蒙沉于生活的底层,洞察了生活的辩证法,明白了活着的力量、世俗的力量。“季节”系列小说中对边疆生活的书写、对日常生活的肯定都能体现王蒙的新疆生活经验。黄珊在《从“逍遥游”到“受难记”——论王蒙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中的新疆经验书写》中从“逍遥游”和“受难记”两个方面来论述王蒙八九十年代的新疆生活经验。作者把八十年代的《在伊犁》和九十年代的《狂欢的季节》做对比,认为前者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温暖氛围,后者则是灵与肉的折磨。但不管是田园牧歌还是苦难本身的书写,我们都不能否认新疆经验对王蒙创作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绪论

二、创作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提出论文选题,查阅王蒙“季节”系列小说有关语言、小说主题、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分析的研究文献。

  2. 总结归纳:对王蒙“季节”系列小说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出其包含的复调性主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孙先科.复调性主题与对话性文体——王蒙小说创作从《青春万岁》到“季节系列”的一条主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2):58-64.

    2. 张岩泉.激情与苦难:历史记忆的沧桑——王蒙“季节系列”小说论[J].福州大学学报,2008(6):73-7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2020.11.05讨论论文选题;

      2、2020.11.16确定论文选题,指导论文写作流程和文献查阅;

      3、2021.03.5 指导开题报告撰写,提出修改意见,明确绪论写作要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