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小说中的“阳光”意象开题报告

 2024-01-17 10:21: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

余华,男,汉族。1960年4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八十年代涉入文坛后,余华一直保持旺盛的创作。前期以先锋著称,死亡叙述和暴力书写引人瞩目,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标志性作家。90年代后创作转型后逐渐向传统叙事回归,长篇小说创作取得较高成就,形成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文风,学界对这一时期余华小说中是否依然具有先锋性存在争议,事实上他的写作既是先锋的,也是写实的。当下对余华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方面:

1、关于余华小说先锋性与转型问题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尝试探讨余华小说中“阳光”意象。对余华创作以来的小说作品中的“阳光”意象进行分类汇总,将构成余华小说“阳光”意象群的意象放置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界定分析,通过剖析“阳光”意象的在余华小说中的不同表现方面来挖掘其与余华小说创作的关联性。具体从“阳光”意象的特征、作用、变化、成因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新思路对阳光意象群这一凝聚的形式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把握余华“寓居世界”以及“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范读文本法:大量阅读余华的作品,大致把握小说中的“阳光”意象及其内容和主题等。

2、精读文本法:仔细阅读余华小说作品及作者相关论著,整理归纳其中包含“阳光”意象的要点及其具体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刘江凯.“经典化”的喧哗与遮蔽:余华小说创作及其批评[J].文艺研究,2015(10):64-73.

[2] 洪治纲. 寻找,是为了见证——论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11):153-162.

[3] 温儒敏冯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时间 主要工作内容

1 2024. 10.15—2024.12.23 收集资料,确定选题

2 2024.12.24— 2024.1.5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