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背景
人际互动的基本表现形式以合作与竞争为主。究其根本,合作的目的是达到集体利益最大化,竞争的目的是使个体利益最大化。在经典的囚徒困境范式中,个体明知道合作是使彼此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但是为了个人利益,仍会选择背叛。本研究重点研究人格特质和从众线索对大学生合作行为的影响。以贴近大学生“内卷”现象为切入点,来探究合作的社会意义。
目前研究者们多认为,人的行为是情境、人格特质、人对角色与规范的认知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可以理解为,当下所处情况和稳定的人格特质共同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因此,以下我们将从人格特质和典型的情境线索——从众线索,来分别研究对合作的影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基于大学生的学业内卷现状,即一种倦怠、无奈的学习心理以及由此而来的低水平徘徊的学习状态。从囚徒困境的解决思路来提出缓解或者解决过度内卷现象的方法。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从众线索和外倾性人格特质,详细阐明其对个体的合作行为是否有影响,从而开展进一步探究。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①通过大五人格量表调查被试外倾性人格特质的得分高低;
②以外倾性水平、从众线索为自变量,合作行为为因变量,通过支付矩阵实验范式研究开放性水平和从众线索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③分析实验数据,探究合作行为与外倾性水平和从众线索的关系,以及外倾性水平和从众线索的交互作用;
4. 参考文献
[1]谢晓非,余媛媛,陈曦 amp; 陈晓萍.(2006).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测量. 心理学报(01),116-125.
[2]王娜.(2012).中国人人格特质结构对合作的影响机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02),92-97.
[3]姜卉,文冠群,王振雄.应急救援团队中大五人格对TSA的影响:一个双调节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0,30(10):156-163.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0.10.02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①2024-03-10——2024-03-11 完成实验,收集数据
②2024-04-01——2024-04-20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③2024-04-21——2024-05-10 完成毕业论文,定稿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