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交通运输事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它把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各个地区联系起来,担负着国家建设中原材料与产品的集散和城乡间的物资交流运输任务,并满足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上的需要,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它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和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中,在广大人民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岐山南接秦岭,北枕千山,中为广阔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境内山、川、塬皆有,渭河、韦水河穿境而过,形成了“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特征。海拔最高2160米,最低495米。民国初仅有西宝公路及长益简易公路穿境而过。解放前夕残破不堪。建国后经整修、改建、新建,至1989年底,共有干线公路3条,长50.5公里,支线公路8条,长1514公里;专用公路7条,长23.8公里;乡村道路四通八达。2020年,年末城市公交线路38条,比上年增加6条。拥有公交车148辆,出租汽车220辆,客运车80辆,货运车1712辆。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1557公里,公路网密度为181.9公里/百平方公里。由于岐山公路总量仍然偏少,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必须坚持提高公路质量,积极新建公路,沟通断头桥,加速主干线公路网建设与旧公路的技术改造.运输工具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运输服务向高效优质发展,管理信息化发展,所以此公路的修建是十分必要的。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1.基本内容
(1)根据设计公路的交通量及其使用的任务和性质,确定公路的等级,再结合沿线自然条件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应用,进行路线方案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2)推荐一个最佳方案进行详细技术设计,内容包括:路线的平、纵、横设计,路面设计、路基设计、排水设计及其它构筑物设计。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1)收集设计所用的规范和依据,例如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
2)收集设计所用的资料。收集并分析当地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资料。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1)电子版地形图,比例1:2000。
(2)据调查,2022年9 月的交通量与车辆组成如下
车型 | 小汽车 | 解放 CA10B | 东风EQ140 | 黄河JN162 |
辆/日 | 4900 | 330 | 200 | 300 |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3.1 %。
(3)拟建年月:2023 年11月,建设期2年。
(4)本路段设计使用年限为15 年。
(5)路网服务指数:14
(6)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1.沿线地形地貌:
岐山南接秦岭,北枕千山,中为广阔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境内山、川、塬皆有,渭河、韦水河穿境而过,形成了“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特征。海拔最高2160米,最低495米。
2.气象
岐山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春季(3至5月)大地回暖,降水增多,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日较差大,易出现寒潮、大风、霜冻和春旱天气;夏季(6至8月)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大,光照充足,但因地形和热力作用的差异,降水分布不均,夏初和伏天多旱,后期常有大风、暴雨、冰雹出现;秋季(9至11月),初秋阴雨连绵,气温缓降,湿度较大,光照减少,后期秋高气爽,气温猛降,干旱少雨,季风显著,大陆性强。冬季(12月至来年2月)气候寒冷,干燥少雨。
3.土壤类型
岐山县土壤类型主要有塿土、黄土、褐土、潮土、水稻土和沼泽土6大类,15个亚类,33个土属,78个土种。
4.自然灾害
岐山县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风、干热风、干旱、连阴雨、暴雨、冰雹及霜冻等。
(7)沿线筑路材料的情况:
岐山县矿藏主要有:
石灰石:藏量大,易开采。分布在北部山区,岩石裸露且已开采的有西方乡、祝家庄乡的大石沟、小石沟及秦岭北麓落星乡黑沟河等处。
石英石:在曹家乡曹家村南2.5千米处,藏量约600万吨。
大理石:在京当乡乱石山,藏量不清,未开采。
沙石:主要分布于渭河河滩。
白垩土:分布于北山一带,可作烧制水泥原料。
煤:在落星乡瓦房沟,煤层80厘米,藏量不多,没有开采价值。
砚石:在崛山的南沟,石质较细。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