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建筑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建筑业在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粗放经营行业,其工作效率低、建设成本高的现象较为普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外观及舒适度等要求越来越高,由此附加在建设项目上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而且在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设计无法施工或者参与方之间的沟通问题导致工程变更,尤其对于那些投资规模较大的现代大型建设项目,由于其参建单位多、建设周期长、建设过程信息量大,项目工程管理的难度也大大增加,造价管理问题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依赖传统的信息沟通和管理方式很容易导致投资规模失控、施工质量不稳定的现象,由此产生的三超工程和烂尾楼工程也比较普遍,不仅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也造成资源无谓的消耗,与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悖。因此,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效益,并减少资源的浪费,必须要加强并改进工程管理模式,尤其是在工程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造价管理,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中的各种相关信息,实现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从根本上减少工程变更和工期延误,从而降低成本,使项目的收益达到最大化。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新世纪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硬件的容量和性能也不断升级,这些都为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在我国,电子业、制造业等行业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信息技术生成的模型使这些行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建筑业的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所谓建筑业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改造和提升建筑业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建筑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筑业信息化起步较早,建筑企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主要体现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广泛利用上。建筑信息模型的使用不仅使建筑业效率得到提高,成本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因此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建设项目管理活动的最核也内容是造价管理。但由于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影响,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设计单位,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大都只考虑建设工程项目所需要的一次性成本投入,并不考虑运营和维护可能发生的费用,头脑中没有全生命周期理念。与此同时,传统的造价模式中,对工程量等基础性造价数据进行统计往往会占用到工作人员70%左右的工作时间,所以依赖人工进行工程量的计算,不仅工作效率低,还容易出现错误,这不利于我国建筑业西向信息化道路。BIM技术的出现则完全解决了传统造价管理模式中的弊端,它将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针对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现状,分析施工造价控制管理,并基于广联达软件进行案例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收集资料,了解BIM技术及国内外BIM应用状况的介绍。
分析传统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引入BIM在施工造价中的应用。
通过BIM软件的介绍与对比,学习广联达软件,应用广联达软件完成BIM造价实例的方式,阐述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4. 参考文献
[1]李静,方后春,罗春贺.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巧[J].建筑经济,2012(9):96-100
[2]成虎.工程管理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杨科,康登泽,车传波,等.基于BIM的碰撞检查在协同设计中的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 (4).
5. 工作计划
(1)2022年3月13日—2022年3月26日:收集资料,阅读文献
(2)2022年3月27日—2022年4月9日:整理资料并完成开题报告
(3)2022年4月10日—2022年4月16日:拟写提纲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