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1. 装配式建筑的概念最早在1968年被日本提出,1990年才开始推出全面的住宅生产体系;美国国会在1976年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出台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一直沿用至今,2001年美国的装配式住宅已经达到了1000万套,占美国住宅总量的7%,大城市住宅结构类型以混凝土装配式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为主,在小城镇多以轻钢结构、木结构住宅体系为主。这些国家的经验都为我国装配式住宅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2.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有两个里程碑式的文件。一是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72号文件《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自这一文件发布以后,全国开始兴起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工作,直到“十二五”后期,产业化发展的势头才呈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趋势。二是2016年3月国务院最新颁布的《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在这一文件中提到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的比列达到30%,这一文件的颁布对全行业全面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1. 装配式建筑的含义和基本特征:装配式建筑是指工厂生产的部品部件在工地用机械组装、连接而成的建筑,其主要包括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和现代木(竹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特征是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
2. 装配式建筑的优缺点:(1)优点:装配式建筑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其施工过程中有效减少了建筑污水、有害气体、粉尘的排放和建筑噪音的污染,降低了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各种影响,有利于提高建筑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设计、建筑的精细化,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和节能减排水率,促进了我国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2)缺点:技术、设备、成本要求高等。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搜集,鉴别并整理有关装配式建筑方面的文献,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了解装配式的具体信息。
2. 比较法:通过将当前装配式建筑在建筑领域所占的比重与以前的进行对比,能够清楚的知道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
4. 参考文献
【1】郭学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设计、制作与施工.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
【2】徐小明.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面临的任务.科技展望.2016(12)
【3】韩芳、周庆杰.装配式建筑发展与应用研究.建筑技术开发.2017(12)
5. 工作计划
2022-03-14至2022-03-28 查找外文翻译并完成开题报告
2022-03-29至2022-04-04文献研究
2022-04-05至2022-04-12确认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