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镇湖位于苏州高新区西部地区,沿太湖湖岸线二十余公里,是苏州市建设自然居住环境,建设湖滨新城的主要规划区域。
镇湖借苏州城市北扩西进的城市建设战略的优势,交通已十分便捷,东接环城高速路和新太湖大道。
镇湖产品和各种水产品资源也十分丰富,传统民俗民间文化积淀深厚,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98年和2000年分别被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授予“刺绣艺术之乡”,是一个既有秀美环境,又有深厚文化氛围的理想投资之地。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镇湖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发展模式与路径,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2)镇湖现有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3)镇湖产业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和解决方案。
预期目标:
完成一部以镇湖的振兴为核心的记录片,时长在8-10分钟。
记录片将聚焦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西部的镇湖街道的发展,在纪录片中,将覆盖镇湖的历史与建筑、人文风情、非遗文化、传统手工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等方面。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
于图书馆寻找有关镇湖的书籍,在网上寻找有关于镇湖农村发展的相关文献和当地主要特色文献。了解镇湖相关背景、过去和资料。
二、实地调查研究;
通过对于镇湖的实地观察,了解当地实际情况,观察实景、居民生活;并对当地居民、工作者或者旅游人员进行相关采访,询问他们对于当地各自的看法。
一、前期调研
确定选题,通过调查搜集的文献内容对于镇湖背景与历史有初步的了解。确定大致的拍摄内容,和走向。
二、实地考察
进入镇湖当地,对于镇湖更加深入的了解。将所得文献与镇湖当地比对,了解镇湖真实情况。对当地有关人员进行相关采访,询问对于当地的文化生产特色和背景故事,对于大致的拍摄内容进行整改。
三、策划主题、解说词撰写:
更绝前期调查结果,决定拍摄主题方案、策划拍摄的详细内容,编写解说词,完成分景头稿本。
四、拍摄:
进入当地,并根据解说词与分镜进行拍摄。利用相机拍摄、录音等录制方式手机相关视频素材。其中环节反复多次,避免出现纰漏,并对于解说词进行相关配音。
五、剪辑:
将拍摄素材进行导入电脑中。利用解说词与分镜剪辑视频素材,初步完成记录宣传片。检查疏漏,进行修改,询问导师意见,在此进行整改。
六、完成记录宣传片:
将完成好的记录宣传片进行包装、加工,融入特效,最终完成完整记录宣传片的剪辑。
4. 参考文献
[1]陈丽君. 镇湖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6.
[2]朱浩. 苏州高新区镇湖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中的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齐崇文.苏绣产业化之困——以镇湖刺绣业为考察对象[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3,18(02):277-291.
[4]朱晓楠,王苏良,吴海亮,钱建康.关注三大问题 加快转型升级——苏州镇湖绣品街特色产业调研报告[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02):44-45.
[5]陈志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体化与乡村振兴[J].文化遗产,2019(03):13-22.
[6]李国鹏.以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2019(03):33-34.
[7]徐敏燕.传统文化产业提升发展的思考与探索——“镇湖苏绣”的新出路[J].东方企业文化,2011(14):229.
[8]张伟.落实城乡融合发展新理念 探索苏州特色乡村振兴路[J].江苏农村经济,2018(04):28-31.
[9]张西昌.苏州镇湖刺绣产业现状调查与反思[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85-90.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
2024.10.21-2024.12.9,收集资料,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制作文本
2024.2.7 -2024.3.17,提供毕业设计说明书框架,毕业设计作品中期检查
2024.2.7 -2024.2.13,毕业设计脚本撰写
(3)拍摄剪辑
2024.2.14-2024.2.28,毕业设计作品拍摄
2024.3.1 -2024.3.17,毕业设计后期制作,初稿完成
(4)归纳阶段
2024.3.18-2024.4.14,提供毕业设计说明书初稿
2024.4.18-2024.5.1,提交毕业设计作品
2024.5.2 -2024.5.22,毕业设计说明书定稿
(5)答辩阶段
2024.5.23-2024.5.29,进行毕业设计答辩
2024.5.30-2024.6.6,完成毕业设计材料归档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