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掐丝技术起源很早,可能与贵金属-金工艺的包镶技术有联系。掐丝珐琅起源于波斯(今伊朗),成熟于五、六世纪。以后由波斯传到阿拉伯、东罗马帝国等地 ,至少在辽代已传入中国,中国首例发现掐丝工艺的是在巴林左旗契丹博物馆藏的一对掐丝花冠金簪,便是掐丝工艺所制。现如今人们逐渐了解掐丝工艺,并结合时代,设计出许多掐丝手工艺品。
当代设计理念追求的是差异性与创新性,开拓了大量对非常规素材的探求。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拓宽人类对于物质的认知。随着显微镜、微观摄影、电脑技术、图形图像处理等各种各样的设备升级发展,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地观察到非同寻常的风景。例如,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许多不常见的植物、昆虫、微生物,它们有的美丽,有的奇怪,和我们共同生活在这样一个缤纷的世界里,这些都是非常特别的表现对象。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搜集相关生物的生活环境、特征;
二:收集国内外关于主题视觉设计的现状,以及与生物主题相关的资料;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调查法:收集以掐丝为主的手工艺的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之后根据两种调查方法得来的资料整理、统计和研究;
(2)文献法:主要参考有关图像设计方面的文献和书籍。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进行参考、比较和学习,完成知识结构;
4. 参考文献
[1] 孙彦国. 论掐丝珐琅工艺在首饰制作中的运用[J]. 天工,2021(9):96-97;
[2] 王霄. 掐丝珐琅画的表现语言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4):782;
[3] 聂子扬,郑奕煊. 传统掐丝珐琅彩工艺首饰品创新设计研究[J]. 文渊(高中版),2020(8):181;
5. 工作计划
(一)
[1]2022年6月9日启动
[2]2022年6月9日-6月16日 完成毕业设计实施细则的修订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