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
首先,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西方各发达国家开始重视课程标准,纷纷开启了一次基于课程标准的改革运动,同时也广泛引起了关于课程标准与具体评价的一致性关系探讨。在本世纪初,我国同样也开展了对适合本国课程标准的研究探讨,从最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再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2011版和2022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都是国家的法定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实施、考试评价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业要求、学业成就测评的统一要求,课程标准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
其次,中考是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测试评价的重要方式,具有导向、选拔的功能。一方面,中考可以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成果进行量化分析,测试其是否能达到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另一方面,中考也成为初中生能否毕业并继续接受高中更进一步教育学习的风向标。我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历史文化底蕴、科技经济水平,因而中考数学命题的具体内容存在一定差异,但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确表明中考命题必须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因为只有中考试题与学生学习的知识贴切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1.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什么是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式,知道如何对中考数学试题、课程标准进行编码,以 及掌握分析其一致性结果的方法。
2.找到中考数学试题的具体内容以及提升对课程标准的认识,根据文献资料,阐述如何对相应的中考数学试题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进行编码,并从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和知识分布平衡四个纬度进行一致性分析探讨。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
步骤
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冯启磊,王志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中考数学试卷的一致性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自然科学报),2014(02).
[3] 徐帆,张胜元,孙庆括.初中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以福建省五套中考数学试卷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9(03).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16日~2023年2月20日,完成选题,初步了解论文选题要求。
2.2023年2月20日~2024年2月24日,根据老师下达的毕业论文任务书要求初步理解所选论题的状况及毕业论文的目的、要求和任务,充分收集相关的参考资料,梳理论文的主题脉络。
3.2024年2月20日~2024年3月3日,根据学校规定要求完成开题报告等材料。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