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较之以前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对消费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此外,受生活水平提高及今年来的各种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为研究年龄结构的改变是否对消费结构有影响,对不同年龄结构之间的消费差异也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阐明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回顾相关内容的研究动态,开展文献综述,提出研究视角、方法、目标及技术路径,给出本研究的难点、创新及不足
2、利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对比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为研究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大量学者从不同的方向展开了研究,其中,年龄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就是其中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目前学界对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研究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李承政等、郑妍妍等、陈晓毅、乐菡等学者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能够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其中乐菡(2018)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以Mamp;W分解模型为基础,分析不同年龄别代表性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发现了中国居民的消费存在世界各国普遍发生的“退休消费之谜”问题,代表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常是以家庭效用最大化为目的;吴石英(2019)以1993—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引入标准消费人概念来建立消费函数,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借助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关联度,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趋势会对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张乐等、毛中根、孙武福等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而李文星等研究发现老年抚养比的变动不会对居民消费造成显著影响;徐雪、宋海涵(2019)则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在城乡之间有着区别,他们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城镇少儿抚养比的变动正向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变动,城镇老年抚养比的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变动的影响不显著;农村少儿抚养比的变动负向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动,农村老年抚养比变动正向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城镇与农村的少儿抚养比对消费的影响效果均大于老年抚养比对消费的影响。诸多研究都是利用宏观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检验,用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或是少年儿童与老年人口占比来表示年龄结构,用综合变量来表示年龄结构构建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较少,很难准确揭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王金营等通过计算标准化的消费人口,成功将人口年龄结构引入消费函数;在此基础上,胡乃军等也利用标准消费人的概念对城镇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进行了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19.06.21-2019.12.10 检索阅读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写读书笔记,交指导教师审阅;同时根据文献阅读和研究,准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翻译外文文献;
2、2019.12.11-2019.12.1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分组进行;
5. 参考文献
[1]李承政,邱俊杰.中国农村人口结构与居民消费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1):49-56.
[2]郑妍妍,李磊,刘斌.“少子化”“老龄化”对我国城镇家庭消费与产出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3(6):19-29.
[3]陈晓毅.“老龄化”和“少子化”是否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基于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18-12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