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江苏省综合经济实力在我国一直处于前列,但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发展水平较为不均衡。例如,苏北、苏南、苏中三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具有明显差异。自2013年以来,江苏省贯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大力推动三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期通过此举缩小地区经济差异、实现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稳步上升。本文通过选取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区的典型城市,纵向加横向研究近10年来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及各地区推出的相关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为目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研究选取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区的典型城市,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其10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的区别,得到三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各地区推出的相关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论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其中具体包括对三个地区典型城市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占比和增减幅度的区别研究、对地区各自的经济政策是否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具有正面影响的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旨在研究近10年来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观察其经济差异是否进一步扩大,并对造成地区间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在未来能够缩小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推动三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改革。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为我国沿海地带的一个发达省份,江苏历史上就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突出的区域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国内许多学者做出了各方面的研究。
其中,对于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区的市(区),已有文献通过对江苏省13个市(区)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根据各地区的综合得分以及排名评价江苏各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指出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1周:确定论文主题方向,进行论文题目的筛选。
第2周:以论文题目为核心,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翻阅。
第3周:对已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论证分析论文的可行性、实际性,将论文题目和大致范围确定下来,进行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李帮义, 丁立波. 基于主成份分析的江苏省各市区经济发展潜力评价[J]. 价值工程, 2007(09):31-33.
[2]李载成. 江苏省各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聚类分析[J]. 全国流通经济, 2011(3):13-14.
[3]韦金平, 李光久. 利用因子分析法剖析江苏省各市的经济发展程度[J]. 江苏统计, 2000(8):25-2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