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建筑向高空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其结构设计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荷载巨大、结构复杂、抗震设计要求高等。
因此,对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技术进步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领域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以下总结了国内研究现状的主要方面:
1.规范标准不断完善:我国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规范和标准,例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为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国内学者在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抗风抗震性能、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
本论文将围绕上东国际大厦建筑结构设计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上东国际大厦建筑设计构思:分析项目的背景、设计理念、场地环境,阐述建筑功能布局、造型和立面设计。
2.上东国际大厦结构体系设计:分析建筑的功能需求和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并进行荷载分析和计算,确定结构布置和构件设计方案,同时进行抗震设计。
3.基础设计与地下空间利用: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结果,进行基础形式选择和设计,并结合建筑功能需求,对地下空间进行功能划分和结构设计。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收集资料,进行文献调研:广泛收集国内外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相关的文献资料、规范标准、工程案例等,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2.上东国际大厦工程资料分析:收集整理上东国际大厦的建筑设计图纸、结构设计图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设计难点。
3.结构体系比选与设计:根据建筑功能需求和场地条件,进行多种结构体系的比选,确定最优的结构方案。
5. 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specificity:本研究以上海地标性建筑上东国际大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具体的结构设计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多学科交叉:本研究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从整体上把握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并进行综合分析和优化设计,研究成果更加全面和系统。
3.BIM技术应用:本研究将在结构设计、施工模拟、运维管理等环节应用BIM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推动超高层建筑设计技术的进步。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周凯,徐前卫.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建筑技术,2023,54(07):877-879.
2.任晓磊.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难点及应对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3(17):4023-4025.
3.郭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及抗震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15):107-10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