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前社会在城市的主干道、大街小巷的角落里,地下井盖数不胜数。在这些井盖的背后,就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地下道。燃气管地下道、给水排水地下道等,它们保障着整座城市的日常运转。因此,对这些至关重要的地下道进行安全监测是就显得尤由于温湿度监控系统在室内有着良好的湿度和温度?检测功能,因此为了保证地下道内的安全以及地下道内的走线或者管道的安全,就迫切需要利用温湿度监控系统对地下道的环境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管道内温湿度不适宜管道保存的时候,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管道内的温湿度。因此,建立实时的地下管道温湿度监控系统,也就成为了必然。对于通信线地下道和电力电线地下道的环境监测只需要监测其内部的温湿度就能很好地满足工作需求。据介绍,它主要利用温湿度监控系统对地下道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然后将监测采集的数据用过GPRS或者有线通讯方式传输到上位机(或PC机),管理人员通过上位机或电脑就可对地下道内的温湿度进行监测。一旦当温湿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就会发出蜂鸣报警和短信报警,以提醒管理者进行检查和处理。对于燃气地下道的监测,它需要在原有的温湿度监控系统新增对应的气体检测仪器,以此来监测地下道内的温湿度,同时监测相应的运输气体是否泄漏,如:天然气、氨气等。为了避免避免气体大量泄漏而造成严重的损失,气体检测仪应该短距离安装并且在管道的接头处必须安装一个对应的气体检测仪,这样就能在气体泄漏的时间进行检测以及报警提示。水位检测仪用来检测地下水道排水是否困难,当水位到达一定标准之后,管理人员就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进行地下水的排放,做好提前的预防与整治措施。因此,地下给水排水管道,需要广泛地运用温湿度监控系统和水位检测仪。
关于国外的温湿度研究确实相对于国内来说还是较早,所以在技术的程度确实高于国内。近阶段世界各国都在研究与开发基于计算机的控制温湿度系统,此系统受多因子的控制,其主要特点为精确性高、稳定性强。以后温湿度的发展趋势必将朝着无人操作化,精度稳定化发展。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通过建立对地下管道温湿度的监测系统,来实时监测地下管道的温湿度变化,进而做出相应的对策来应对地下管道的温湿度变化。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认真研读任务书的要求,调研和收集过程中可能使用的资料、例图。熟悉所需元器件的基本原理,了解这些元器件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进而提出可实施性的方案加以推论证实。
1、利用温湿度的监测与温湿度的显示组成温湿度传感器。
2、可以利用热敏电阻以及湿敏电阻来组成电路进而研究。
4. 参考文献
(1)王兆安、刘进军主编 电力电子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2)陈建明主编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3)张洪润,孙悦等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张晓华.系统建模与仿真.张晓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黄汉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6)冯建华.单片机应用的系统设计与产品开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坂本正文(编).王自强(译).步进电机应用技术.科学出版社.2010(8)张培仁,张志坚,高修群.十六位单片微处理器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Dan Chiras,Robert Aram(编).张春朋,姜齐荣(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0)赵明智,张晓明,宋士金.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金庆发编著传感器技术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12)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13)陈玉宏.自动控制原理[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14)彭伟.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15) 苏建徽,余世杰,赵为.硅太阳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太阳能学报. 2001.(16)裴云庆.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和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7) 孙孝金.太阳能电池阵列模拟器的研究与设计[D].济南:山东大学,2009.(18) 朱丽.一个光伏阵列模拟器的设计[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19) 刘万明.数字式太阳能阵列模拟器的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20) 谢文涛.新型光伏阵列模拟器的研究与设计[D].杭州:浙江大学,2007.(21)杜柯.基于DSP的光伏电池数字模拟系统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22)陈亚爱.开关变换器控制技术综述[J].电器应用,2008,27(4):4-10.(23) Cho J G,Sabate J A,Zero-voltageZero-current Switching Full-bridge PWM converter for High Power Applications,IEEE,Trans 0n Power Electronics,1996
5. 工作计划
1周2022.2.26-3.2 毕业实习总结;2周2022.3.5-3.9 毕业设计开题、确定毕业设计方案;3周—4周2022.3.12-3.23 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需求分析、5周—6周2022.3.26-4.6 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方案设计阶段;7周—8周2022.4.9-4.20 毕业设计框架设计初步完成(或初步的样机设计);9周—10周2022.4.23-5.4 毕业设计详细设计成型;11周—12周2022.5.7-5.18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13周—14周2022.5.21-6.1 完成毕业设计、设计装置(软件)等;15周2022.6.4-6.8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修改完善毕业设计、设计装置(或软件)等,指导教师审阅毕业设计(论文);16周2022.6.11-6.15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评阅毕业设计后修改;16周末2022.6.18-6.22 毕业设计专业分组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