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力系统广泛采用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包括数字互感器和智能断路器、隔离开关等。
光纤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不断深入应用,网络通信的二次系统是智能变电站的必然选择。
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为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智能作用,提高供电可靠性。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1.电流、电压互感器配置根据设计需要确定电压互感器的数量、选型和接线方式;电流互感器选型和接线方式,绘制交流电压电流回路图。
2.测量,计量:测量回路主要输出给测控柜,用于电流、电压信号的采集,计量主要用于电能使用情况的采集。
控制回路如何相互配合管理电气运行的设备工作情况检测、三相无功电能测量和开关设备的控制3.控制回路:3AP1-FG型断路器的节点端子与微机保护柜测控柜的信号连接,实现自动分合闸和手动分合闸功能,注意断路器防跳越设计。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0kV输电线路担负着主要的电能输送任务,是我国主要的供电电网。
110kV输电线路多数为两路进线,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方式灵活可靠,既可以考虑两回线路互为备用的工作方式,提高供电可靠性、节省建设投资,又简化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最早由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提出,其突出特征在于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和信息通信等领域。
4. 研究方案
本设计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回路设计、3AP1-FG型断路器与 RCS941 110kV线路保护柜和GDFL-01测控柜的控制回路设计和信号回路设计、西门子MA-62型刀闸电动机构、HEMH8025型地刀手动机构控制回路设计。
反应相间短路的距离保护和反应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5. 工作计划
第1周学习二次设计规程,将英文资料翻译成中文。
第2周消化保护装置说明书,完成线路保护配置,编写开题报告。
第3周根据保护说明书及工程图纸了解保护柜的组屏。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