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许多对现实金融产品、企业经营情况等研究都离不开对现金流的分析。
在变化多端的金融市场中,投资者需要实时评估投资和筹资活动并分析其中投资物价值,而这其中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拆分实际的内在价值与附加的时间价值。
通过对于本金利息分离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实际生活中的金融活动,如贷款等常见交易,减少不必要的金融损失,并帮助大家更合理的分配处置自己金融资产。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拆分为如下三个部分:介绍本金利息分离的常用方法,即摊还法和偿债基金法;讨论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非常规偿还方法;对住房贷款、多方参与等实例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方法利息与本金差异;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掌握两种主要的本金利息分离的方法,以及不同情形下本金、利息金额变化情况,最终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并解决不同情形下的各种复杂实际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经济学费雪于1930年发表的《利息理论》作为最早研究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专著,其中也对利息、利率问题作出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此后,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以这本专著作为基础,开始研究相关理论包括本息分离技术。
譬如2005年的吴岚就在各自的专著《金融数学引论》中介绍了年金等基础概念,并提及了现在常用的两种本息分离技术——摊还法和偿债基金法。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底前,完成选题工作;2.2022年12月底前,阅读文献资料并完成开题报告;3.2022年1月-2月,广泛查阅研读大量选题相关专著、论文等文献资料;4.2022年3月底前,完成初稿、配合老师确认中期检查工作;5.2022年5月底前,完成外文文献翻译工作、定稿;6.2022年6月底前,参与答辩环节;
5. 参考文献
[1] Irving Fisher.The Theory of Interest[M].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1930.[2] Chris Ruckman,Joe Francis,Financial Mathematics.BPP Professional Education,2005.[3] 吴岚,黄海.金融数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孟生旺.利息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5] 姜骏.利息理论中的偿债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5(18):244-246.[6] 刘少波,张霖.国债衍生品设计新思路——国债本息拆离运作机制构建[J].财贸研究,2004,(01):65-69.[7] 黄国华.住房贷款还款本金利息分离技术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08(08).[8] 王楠,张雅科.抵押贷款购房决策模型及其应用[J].学园(教育科研),2012(19):17-18.[9] 丁昌春,吴明官,姬忠光.等额还贷计算方法研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08):34-37.[10] 吴义能,潘露.等额本息还款法简易求法及其本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8):11-12.[11] 金士伟.利用Excel进行未结贷款余额的计算[J].会计之友,2010(05):54-56.[12] 吴敏.基于Excel的等额本息提前还贷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24):118-119.[13] 李军.等额本息还款的几种计算方法[J].时代金融,2016(33):306-30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