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对各营业网点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产品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力度,同业竞争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金融格局深刻变化、银行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县级农村商业银行其金融创新的#8220;先天不足#8221;和#8220;后天差距#8221;逐步凸显,成为制约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关注三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农村不少地区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在支持#8220;三农#8221;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农村商业银行支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金融理念陈旧,管理人才匮乏,金融品种单一,服务手段落后,信贷营销能力不足等问题。农村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金融创新步伐,适应当前形势要求,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求得自身不断发展。
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因具有一级法人、贴近农村等优势,成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主力军。然而,受管理体制、经营地域、硬件设备、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其创新支农产品动力不足、服务品种单一、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乏力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还不能适应和满足各类农村经济主体的需要。必须注重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与途径的发展,解决各项难题和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与途径
1.引言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
国内对农村商业银行服务模式创新研究方面,郭丽、刘伦(2008)认为金融创新是农村商业银行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促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积极组合金融要素,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而国内股份制银行的崛起,邮政储蓄的改制重组以及民营银行的#8220;诞生#8221;,也对农村商业银行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如果农村商业银行不转变观念,墨守成规,必然会在未来激烈的金融竞争中被淘汰。于晶、张越洋(2010)认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支持,法制的不完善,也会使农村金融建设缺乏权威与应有的诚信度,无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理想的金融生态环境。赵娜(2011)认为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对各营业网点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和产品创新,同业竞争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金融格局深刻变化、银行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县级农村商业银行其金融创新的#8220;先天不足#8221;和#8220;后天差距#8221;逐步凸显,成为制约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于晶(2010)认为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模式的发展更加需要政府支持,法治的不完善也会使农村金融建设缺乏权威与应有的诚信度,无法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理想的金融生态环境。
国外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30日-完成选题工作
2022年12月28日-完成开题工作
2022年4月10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5. 参考文献
[1] 谢家智等.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J].农村经济问题.2000(5)
[2] 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1(10)
[3] 王梦遥.当前农村金融现状分析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8(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