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内贬值利弊及影响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16 09:11: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成为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低,2014年春节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走弱。今年以来仅三个交易日,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就升值2.35%,已经超过二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的利息。去年8月10日到今天,美元对人民币在岸汇率升值5.6%,而同期上证则下跌10%。人民币贬值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华尔街的部分分析师和基金经理将人民币贬值归责于中国政府的财政失衡,并预测人民币将会贬值15%甚至更多。然而,人民币真的会贬值15%吗?人民币为何会贬值?人民币贬值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要想搞懂这些问题,首先要清楚过去的十几年人民币为什么会持续升值。无论人民币的升值与贬值都是与国际市场密不可分的,因而汇率是影响人民币升值或贬值的重要因素。导致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总供给总需求、国际收支、外汇储备、财政赤字、投机活动以及市场预期等等。

人民币贬值有助于增加贸易顺差、增强出口竞争力、拉动外贸发展,带动国内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但同时也会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下降、A股市场承压、资本外流、房地产市场危机等问题。对人民币贬值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正确对待人民币贬值,发现其背后存在的经济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限期不要过度解读,也不要刻意回避,而应当作为一个问题,认真研究分析。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人民币贬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渗透到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人民币贬值给国内经济的发展带了一定的问题。面对人民币对内贬值带来的利与弊,应当重点的分析其弊端,趋利避害,解决人民币给国内经济带来的潜在问题,扫除国内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1、人民币近年来的走势概述

2、造成人民币升值、贬值的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际范围的货币危机频发,国外金融界的学者们逐渐将研究的重点转向汇率制度的研究,在这一期间,主要出现了三个相关的汇率理论:美国加州大学的艾治格林(Eichengree,1994)首先提出了#8220;两极论#8221;,他认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应该采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或者是具有非常强硬的承诺机制的固定汇率,除此之外的其他中间的汇率制度都应该消失。其次是#8220;原罪论#8221;。#8220;原罪#8221;是指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完全,因此本国货币无法用于国际借贷,甚至即使在本国也无法进行长期借贷,这是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存在的固有缺陷。(Eichengreenamp;Hausmann,1999,Hausmann,Panizzaamp;Stein,2000)。而这一缺陷的存在使得这一国家的金融市场十分脆弱,更易遭受货币危机。#8220;原罪论#8221;认为,应该主动放弃本国货币,转而使用某种国际货币,一次来稳定本国的金融市场。再次是#8220;害怕浮动论#8221;,由卡尔沃和莱因哈特(Calvoamp;Reinhart,2000)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群体中一些名义上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但实际上却是将其汇率维持在对某一个货币的微小的浮动里。汇率的波动给经济上带来的不确定性是这些国家害怕汇率浮动的主要原因。

盛松成(2014)认为,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二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币汇率却大幅贬值,导致人民币对外币值低估,2005年之后的人民币对外币值是对人民币对外币值长期低估的市场校正。

胡晓炼(2010)则认为广义生产要素价格调整(也表现为人民币对内贬值)与汇率变动(人民币对外升值)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生产要素价格(包括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劳动力价格、环保收费改革)调整快,汇率升值压力小;如果人民币汇率浮动,那么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压力就会减轻。生产要素价格具有一定的刚性,而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弹性较强。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通过对人民币汇率的传导机制分析,从理论上分别分析人民币汇率-物价-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人民币汇率-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人民币汇率-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Coldstein,W.K.Chen,1994,Approximately Median-Unbimation of Autoregressive Models [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12(2),187-204.

[2]Couder D.W.K,and W.K.Chen,1994,Optimal Tests When a Nuisance Parameter Is Present Only Under the A lternative [j],Econometrica,62(6).

[3]Rose. Mark M. Spiegel.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moterness and macroeconomic volatilit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ume 16 Issue 2,July 2009,Pages 250-257.

[4]Wilson Mayrink. Jorge A. Pinto.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to evaluate the immunogenicity of a candidate vaccine against American tegumentary leishmaniasis Acta Tropica, Volume 80, Issue 3,21 December 2001,Pages 251-26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