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年限、收入水平及其异质性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2 11:36: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普及度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均GDP计算的话中国即将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

与此同时,近些年来关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加剧的话题屡见报端,改革开放的成果似乎没有真正的惠及每一位老百姓。

从现实中看,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我国城乡之间的教育和收入状况差异较大,本研究基于明瑟收入方程,分城乡探究教育普及对收入均等化的影响情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研究通过以受教育年限计算出的教育基尼系数作为核心自变量,将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作为因变量,运用回归模型考察了教育基尼系数与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关系,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国内外关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文献汗牛充栋,大多数国内研究集中在探讨收入差距如何测算以及现有收入差距是否合理上,国外研究主要探讨了教育回报率有关问题。

鲜有学者对教育基尼系数和收入基尼系数本身进行研究,而这就是本研究的着眼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教育基尼系数相关研究在教育基尼系数实际的测算及分解方面,尽管学者们使用的数据来源和分析所用的实证模型不尽相同,得出的具体结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整体教育不平等程度是在不断改善的,这一结论是学者们普遍得出并认可的(姚继军,2009;张菀洺,2013;张航空、姬飞霞,2013)。当然,在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中,我国目前教育公平程度与国际水平相比仍然较低(张长征,郇志坚,李怀祖,2006)。在将教育基尼系数具体到性别、地区差异上,学者们的意见存在着分歧。有学者通过对全国分地区、分性别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和分解,发现:我国的全国的教育整体的相对公平与区域性的不平衡同时存在(陈岳堂、雷志翔,2019),教育发展水平北部地区明显高于南部地区,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反,教育不公平程度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同时,性别间教育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但地区间教育发展差距有所扩大(孙百才、刘云鹏,2014)。同样,也有学者以类似方法,在性别教育差异方面,发现以文盲率体现的性别受教育差距并没有呈收敛趋势,反而有扩大的趋势(聂江,2006);在地区教育差异方面,发现无论是在地区之间, 还是在地区内部,教育不平等程度都有明显的改善(孙百才,2009);甚至随着平均教育年限的提升,教育基尼系数反而增大了(方超、罗英姿,2016)。此外,有学者将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引入到衡量教育不平等中,发现不同年龄人口的受教育年限之间的差距变化存在“倒U型”关系(张航空、姬飞霞,2013),而教育扩展政策与地区间教育获得不平等状况之间的“倒U型”关系,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上则未能得到完全印证(杨俊、李雪松,2007)。更进一步,有学者认为中国受教育平衡程度不仅经历了快速上升和缓慢下降的倒“U”型发展轨迹,而且在教育扩展效应和人口结构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出现了第二次拐点,受教育平衡程度开始波动上升(黄维海、陈娜、张晓可,2019)(二)收入基尼系数相关研究在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测算方面,我国的学者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一方面是针对统计局公布的分城镇和农村的历年基尼系数产生争议,尤其是在李实教授与陈宗胜教授1999-2002年间在《经济研究》上的论战后更加广为人知(李实、赵人伟,1999;陈宗胜,2000;李实,2002;陈宗胜,2002);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收入基尼系数的真实性和测算方法的质疑与改进。有学者在对2008-2013年间,连续5年下降的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进行统计检验后,发现5次之中只有3次是统计显著的,进而认为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判断有待商榷(杨耀武、杨澄宇,2015)。反对的学者则认为,全国层面的基尼系数变化较为稳定,与官方公布数据的基本走势相吻合(崔华泰,2017)。而在实际测算中,学者们提出应该从数据来源、计算方法、分组方式等方面规范基尼系数的测算方法和程序(洪兴建、李金昌,2005)。在诸多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收入不平等的程度的测算普遍与官方公布的数据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考虑到高收入群体数据缺失带来的收入差距低估(罗楚亮,2019)。由于我国特殊的城乡户籍制度,不少学者提出了考虑城乡收入差距的全国基尼系数测度方法(陈宗胜,2002;马晓河,2003;周云波,2009;王艺民、蔡翔,2010;张车伟、程杰,2013)。同时,针对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变动的具体分析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全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贡献率在60%以上(龚志民、胡志军,2010)。收入差距相对稳定是由于收入差距缩小与扩大的因素相互抵消,导致收入差距总体呈现高位徘徊的趋势及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具体而言,缩小收入差距的有利因素包括工资收入、养老金收入、自有住房估算租金和转移性收入的变化;不利因素则有流动人口收入分布、非农经营收入和财产收入的变化(罗楚亮、李实、岳希明,2021)。而从收入来源来考察影响基尼系数的因素,基尼系数下降主要是由于工资性收入不平等的下降,而阻碍基尼系数下降则主要由转移性收入的份额效应带来(杨天宇、曹志楠,2016)。此外,学者的讨论还集中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评价,单独从城镇和乡村的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看,两者都没有超过0.34,但加总之后的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4,远远越过了国际警戒水平0.4(王祖祥、张奎、孟勇,2009),更进一步,有学者认为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远高于城镇,即使在2008年后基尼系数开始下降,也保持在 0.46以上,远超 0.4 的警界线(张彦峰,2019)。(三)教育不平等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存在着三种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系。有部分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还有少数学者认为两者不存在明显联系,甚至教育拓展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在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以及国家内的地区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不一致。

(四)文献评述国内外关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文献汗牛充栋,大多数国内研究集中在探讨收入差距如何测算以及是否合理上,国外研究主要探讨教育回报率问题。鲜有研究将两者通过基尼系数联系起来,探究两者的作用关系。本研究将以通过受教育年限计算出的教育基尼系数作为核心自变量,将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作为自变量,运用计量模型探究教育不平等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以探索得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可能有效途径,为制定反贫困政策方向提供建议。正确认识并处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问题,不仅关系社会经济平稳运行,也能够促进我国反贫困政策发挥其应有的显著积极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计划将严格遵照学校规定的时限。具体时间表如下:

1.2022年11月底前——完成选题工作,本论文题目已选定为《教育年限、收入水平及其异质性研究》;

2.2022年12月底前——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陈岳堂,雷志翔.中国教育公平发展的差异与趋势——主要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区域比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03):90-96.[2]陈宗胜.关于总体基尼系数估算方法的一个建议——对李实研究员《答复》的再评论[J].经济研究,2002(05):81-83 87.[3]陈宗胜.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的深入研究——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2000(07):68-71 76.[4]崔华泰.城乡二元视角下的我国基尼系数变化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03):33-44. [5]杜鹏.我国教育发展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04):47-52.[6]方超,罗英姿.教育能够缩小劳动力的收入差距吗?——兼论中国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09):9-17.[7]龚志民,胡志军.基尼系数计算的误差估计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分析[J].统计研究,2010,27(03):107-109.[8]贺青,张虎.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07):109-112.[9]洪兴建,李金昌.如何正确测算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J].南开经济研究,2005(04):53-57.[10]黄斌,高蒙蒙,查晨婷.中国农村地区教育收益与收入差异[J].中国农村经济,2014(11):28-38. [11]黄维海,陈娜,张晓可.教育扩展效应、人口结构效应与受教育平衡程度的波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受教育库兹涅茨曲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04):55-63 112.[12]赖德胜.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J].经济研究,1997(10):46-53.[13]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1999(04):5-19.[14]李实.对基尼系数估算与分解的进一步说明——对陈宗胜教授评论的再答复[J].经济研究,2002(05):84-87.[15]李祥云.中国高等教育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06):52-58 75.[16]柳光强,杨芷晴.基础教育差异对农村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异质性教育收益视角的解释[J].教育研究,2019,40(02):69-84.[17]栾江. 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18]罗楚亮.高收入人群缺失与收入差距低估[J].经济学动态,2019(01):15.[19]罗楚亮,李实,岳希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分析(2013—2018)[J].中国社会科学,2021(01):33-54 204-205.[20]马晓河.对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之间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分析[J].管理世界,2003(09):62-67 94-156.[21]聂江.以基尼系数衡量的教育不平等与中国的实证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04):42-47.[22]孙百才.测度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教育平等——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09(01):12-18.[23]孙百才,刘云鹏.中国地区间与性别间的教育公平测度:2002-2012年——基于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基尼系数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03):87-95.[24]王艺明,蔡翔.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经科学,2010(08):49-57.[25]王祖祥,张奎,孟勇.中国基尼系数的估算研究[J].经济评论,2009(03):14-21.[26]杨俊,李雪松.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02):37-45.[27]杨天宇,曹志楠.中国的基尼系数为什么下降——收入来源角度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6(11):34-46.[28]杨耀武,杨澄宇.中国基尼系数是否真地下降了?——基于微观数据的基尼系数区间估计[J].经济研究,2015,50(03):75-86. [29]姚继军.中国教育平等状况的演变——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估算(1949-2006)[J].教育科学,2009,25(01):14-17.[30]张长征,郇志坚,李怀祖.中国教育公平程度实证研究:1978-2004——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2):10-14 22.[31]张车伟,程杰.收入分配问题与要素资本化——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症结”在哪里?[J].经济学动态,2013(04):14-23. [32]张航空,姬飞霞.中国教育公平实证研究:1982-2010——基于教育基尼系数拆解法的分析[J].教育科学,2013,29(06):1-6.[33]张菀洺.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分析及政策选择——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7(04):89-97.[34]张彦峰.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变化趋势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9(16):189-192.[35]周云波.城市化、城乡差距以及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变动——收入差距倒 U 形假说的实证检验[J].经济学(季刊),2009,8(04):1239-1256.[36]Estimating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 Accounting For Heterogeneity In Ability[M].:2006-10-16.[37]Giustinelli, P.: Quantile Regression Evidence on Italian Education Returns, Rivista di Politica Economica, 94(11/12):49-100, 2004. [38]Marcelo Medeiros,Rogrio J. Barbosa,Flavio Carvalhaes. Educational expansion, inequality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Brazil: A simulation study[J].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2020,66:[39]Takahiro Akita. 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Expenditure Inequality in Indonesia Since the 1997 Financial Crisis[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7,130(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