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数字普惠金融利用其数字信息优势,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吸纳金融资金,并且将这些金融资金精准供给那些缺乏固定资产的资金需求者,从而有效缓解这部分群体的融资约束,因而是对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
出口贸易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技术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
因此,本文基于北京大学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更好实现贸易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介绍2、数字普惠金融是否会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3、基于北京大学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通过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出口贸易的意义和作用。
4、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建议难点1.理论机制 的研究2.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的持续深化,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利用其数字信息上的优势,有效扩大融资的途径和范围,并且将这些金融资金更加精准地流通到那些缺乏固定资产的资金需求者手里,从而有效缓解这些群体的融资不足,因此数字普惠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
近年来,民营企业已占据我国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但大量中小民营外贸企业因体量小、无法提供满足银行要求的资产抵押品,银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
出口贸易企业如果想在国际市场中胜出,就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技术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让产品更好地走向世界。
4. 研究方案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更好实现贸易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本文主要框架: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及内容、全文结构框架)第二章:数字普惠金融对出口贸易发展的具体影响机理第三章: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出口贸易的实例(结合多个案例分析)第四章: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建议第五章:结束语
5. 工作计划
论文具体写作步骤:1)查阅数字普惠金融等网络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通过北京大学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论文周计划:2022-2022-1学期第13周以前 完成选题。
第14-15周下达任务书,论文开题。
第16-19周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初稿(16周到校集中开题检查)。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