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稳步上升,我国越来越重视全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工作,国家对教育行业的投入加大,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高校快速扩招,在校大学生群体数量与日俱增。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7年8月4日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
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调查;2、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主要存在的问题;3、引导技术认知和导向问题难点1、以微博为例,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分析研究,主要是微博网络舆情的内涵界定、以及特点及功能的说明和阐述;2、对大学生在微媒体上的网络舆情的现状研究,在问卷调查法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微媒体时代的高校网络主力军大学生群体的特征,进而根据当代95后大学生的特征、问卷调查结果及经典案例分析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微媒体时代如何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网络舆情是指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媒介,人们对各种热点事件、时政新闻等的持续关注、讨论而引发的对该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发生发展的集合。
而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主要指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在互联网上围绕校园内外热点事件、焦点问题所持有的各种具有强烈个人倾向性的思想、意见、态度和行为的集合。
微媒体时代的微博、微信等各种产品因其使用的便捷性、互动性、随时随地性等特性,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迅速成为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新阵地。
4. 研究方案
通过对微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分析,以及微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以微博为例,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微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对策。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框架: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及内容、全文结构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三章:微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调查与分析第四章: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存在的主要特点第五章:微媒体对当前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第六章: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的对策研究第七章:结束语
5. 工作计划
1)查阅与网络舆情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论文周计划:第16-17周完成初稿撰写。
第18-19周根据导师意见修改论文,完成二稿。
第20-21周再次修改论文,完成毕业论文三稿,并上传到毕设网。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