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由此,基于用户生成内容分析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对于改善网络购物平台的销售策略,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当前,用户生成内容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并且也是影响商家战略发展关键,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多数学者研究了用户生成内容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积极性,消极性等方面,对用户生成内容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对于用户对生成内容的解读以及做出的实际购买欲实证研究较少。
鉴于此,本研究拟以美团为例,从用户群体视角探讨影响用户购买决策具体因素,进而为美团商家和用户建设提供建议对策。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1、对美团用户生成内容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的理论基础;
2、以美团用户生成内容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数据分析为基础,得出了用户生成内容对购买决策影响的机理;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用户生成内容的类型、动机、质量等几个方面。从用户生成内容的类型划分来看,NonnativeS(2008)[1]根据参与UGC活动的目的不同把用户分为理性用户(知识共享、倡议)和感性用户(社会,娱乐)。在此基础上,他们基于UGC活动中参与人数的多少将 UGC分成团体生成内容(维基,论坛,多玩家在线游戏,虚拟社区)和个人生成内容(专家博客,消费者评论消费者产生内容)他们认为用户生成内容是由互联网环境下的普通大众提交的任何内容,而非网站专业人员创造,这些内容由用户原创,也可以是用户从其他来源转载而来。Childminders T(2010)[2]也将用户生成内容归纳为三个特征:一是由业余人员制作;二是内容包含一定的创新性,或者是对原有内容的修改和重新编辑;三是能通过网络或社交媒体等方式公开,从而与他人共享。
在用户动机的相关研究中,根据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可分为一般动机研究,特定类型动机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三种模式的动机的比较研究。用户生成内容的动机包括外在的激励、个人记录、娱乐、消磨时间、信息传播、联系,而不愿生成内容的主要原因是机会成本和隐私问题。Andre M K (2021)[14]等通过调查获得了韩国全州大学186 个学生在使用 UGC 方面的相关数据,利用技术接受模型对社会认同、利他主义、娱乐感知外性和社会信任等外部条件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社会信任和感知娱乐是至关重要的驱动因素。Van D P(1999)[4]对德国的四个视频分享网站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用用户制作分享视频主要出于名望、娱乐和分享三个目标,自我表达、个人经历与分享、社会关系的维护、与他人分享知识、鼓励他人行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博主创作,而经济利益反而不是基本动机,用户利用 UGC 三个主要目的包括获取信息和娱乐、社交互动和社区发展、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
对于用户生成内容的应用情况来看,Cheerier(2006)[5] 等人将用户生成内容范式与移动学习技术相融合,设计了一个名为 Cloud Bank 的系统,系统给语言学习者提供一个网络接口,允许他们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与语言和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收集、注释、标记、上传、共享、编辑、讨论等操作,以方便他们进行语言学习!。Andre(2020)[15] 将Web2.0 的两大趋势一-用户生成内容和位置识别应用到基于位置的学习模式中,这样移动终端上的用户生成内容就能为用户提供学习机会。Chatter (2020)[6]回顾了YouTube 上和定量研究有关的用户生成的视频,包括定量研究等基本概念。在线口碑对于用户来说有诸多利好,搜集用户口碑、掌握企业信息,最直接的好处是可以降低购买风险,此外还可以减少成本、获得便利,甚至还可以了解行情、预测趋势等。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目前学者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试图调研发现当前电商文化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的用户生成内容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在收集整理了近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Elsevier 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之后,参考了图书馆及互联网等收集到的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著作、案例及研究的最新进展,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形成用户生成内容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研究的文献基础。
5. 工作计划
1)查阅与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的用户生成内容转化与创新研究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进行实地调查及访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