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已经达到了人手一部甚至多部手机的情况。
手机已经深入每个人的生活中,而社交类软件无疑是各类软件中应用最普及、最广泛的。
手机社交软件是大学生虚拟社交的平台,其使用状况反映了大学生虚拟社交生活的面貌,其依赖程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现实学习和生活。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课程关键问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软件的应用更加的广泛。
因为这些丰富多样的社交软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拿起手机与他人进行沟通。
在现代社会使用范围较广的是微博、微信、QQ 等,本文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社交软件的使用情况,了解社交软件的成功原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社交软件的概念 社交,即社会上的交流与交际,简单来说就是交朋友;而通过网络来达到交际往来这一目的软件便是社交软件。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与软件技术的发展,我们身边出现了一系列有各自特色的社交软件。
例如陌陌、微信、微博、QQ等。
4. 研究方案
通过借鉴社交软件相关学术论文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分析大学生社交软件使用情况及社交软件发展现状,通过数据分析大学生社交软件使用情况及社交软件成功原因,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5. 工作计划
2022-2022-1学期第12-13周 确定选题,课题调研, 通过图书馆、万方、知网资料库查阅社交软件方面的资料,通过互联网查阅其他资料,阅读、整理,完成开题报告。
完成社交软件方向的英文资料翻译。
第14-15周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初步框架(细化到二级标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