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多酸基有机-无机杂化复合膜的制备及光致变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光致变色的定义
光致变色现象是由两个拥有不同的吸收光谱的化学物质状态 A 和状态 B 之间的可逆的转变,其中这种转变至少有一个方向是由与光诱导引起的[1]。这两者状态的相互转变时会伴随着一些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如折射率、介电常数、电导率、溶解度、粘度、氧化还原电位、表面润湿度、磁性、荧光性、相变等[2-4]。热力学稳定性的状态 A 通过光照转变为热力学不稳定的状态 B,A 和 B 这两种状态拥有不同的吸收光谱,而且 B 也能转变为 A。大多数光致变色的化合物是由无色的或者为浅黄色的物质受到光照射变为深颜色的物质(正光致变色)。极少数的是有色的状态 A 转变为无色的状态 B(负致变色)。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研究内容及目标:多金属氧簇具有大的分子体积和很高的分子量,且各金属中心均处于最高氧化态,使得它们具有可接受电子能力。因此本课题期望多酸与有机化合物结合制备复合膜材料,进而研究其光致变色性能。
(1)设计合成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2)探讨pH值、时间、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合成路线;(3)将所制备的化合物膜器件化;(4)对膜材料进行表征;(5)研究其光致变色性能。
解决的关键问题: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1)前驱体的制备:通过查阅资料及初步试验,选择并制备合适的多酸前驱体用于反应。
(2)优化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合成条件:探讨不同条件对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合成的影响。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研究工作条件:
已查阅相关资料,对本课题内容基本了解,已学完轻化工程的专业知识,并已进行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试验所需仪器、材料已具备。
基础: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