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基于心理契约视角开题报告

 2022-12-16 21:47: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心理契约作为联系员工和组织的心理纽带,近年来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并被引入和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尤其是随着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的重要程度的不断高涨,如何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留住知识型员工,成为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由于组织心理契约的存在主体难以确定和量化,而个体层面更易测量,因此当前心理契约研究主要是基于狭义概念从员工角度来进行研究。心理契约作为雇佣关系的一种新内容,之所以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共同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心理契约若未得到履行,会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负面影响,进而造成组织效益损失。

在组织中普遍存在着正式且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契约,它明确规定了员工和组织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约束双方行为。和正式契约相比,心理契约是员工对于组织及自己责任和义务的主观看法,因此更能反映出员工内心对于企业的期望。所以,结合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现状,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具体探讨如何从心理契约角度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是十分有意义的。也可以引起组织对知识型员工心理期望的重视,提高组织的责任意识。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本文首先对心理契约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包括心理契约的概念、特点、内容与结构等;其次综述有关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特点以及国内外有关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研究现状。再次,对目前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对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的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为下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然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编制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激励现状调查问卷,结合相关统计分析进行问卷分析并且得出调查结论,以调查问卷为基础,进行知识型员工需求因素分析,心理契约结构分析,以及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满意度分析。其中,分别对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及不同工作年限的知识型员工需求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最后在分析定制激励策略原则的基础上,主要从心理契约的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基于不同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维度类型的具体可实施的激励策略。

预期目标:本文首先介绍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相关概念,并对已有的研究进行解读,编制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激励现状问卷,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删选分析,分别对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以及不同工作企业性质和不同工作类别的知识型员工需求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对如今知识型员工激励满意度,针对员工心理期望做好激励策略。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文献综述法:主要是指从研究问题出发,对国内外相关领域内的文献进行梳理,如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激励理论等,从各方面了解己有研究成果,做好理论储备。

(2)问卷调查法:根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量表,编制成一份问卷,给企业知识型员工进行填写。调查法是最常用的几种研究方法之一,能够了解背测试对象的相关心理活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查很多人。

(3)数据分析法:对所有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得出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李煦. 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王昊. 互联网创新型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3]王胜杰. 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2022年11月13日至2022年12月30日:提交毕业论文题目申报表。

2、2022年3月5日之前:提交任务书。

3、2022年3月5日-4月16:前期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