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学生创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此基础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并带动其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傅旭通过对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的概念进行理解和说明,从而引出大学生创业时从家庭、学校、政府和民间组织中所能获得到的社会支持,然后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提出有利于泽强大学生创业的积极对策和建议;朱京凤首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分析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引出大学生就业创业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田晓红和张珏首先引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重要驱动因素,也是创业决策探索的首要步骤,然后说明写本篇论文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他们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创业意向成熟量表对248名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意向、社会支持的测量,以探究创业意向在不同变量下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陈明标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支持参与状况进行分析,然后从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这四个方面出发,引出社会支持体系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并制作了多种图表作为辅证;赵彦和陈俣首先对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及要求进行阐述,然后对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表现作出分析并以表1、2、3作为辅证,最后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提出建议;揭远东首先从政府的创业支持体系、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市场环境和家庭环境这四个方面分析大学创业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然后剖析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我国创业社会支持体系的对策。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的内涵及体系
1、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的内涵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本文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有关概念进行了比较严谨的定义,论述有关理论依据等为研究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参考文献
[1]李肖鸣,孙逸,宋柏红.大学生创业基础(第3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6
[2]麦可思研究院.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Ezekiel Obembe,Oluyinka Otesile,Idy Ukpong. Understanding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s towards Entrepreneurship[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45.
5. 工作计划
(1)2017年12月:就论文选题(范围)广泛查阅资料,与指导老师共同确定具体论文题目;
(2)2018年1月上旬--3月24日:进一步查阅资料,拟订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掌握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大致进程;
(3)2018年3月中下旬—5月5日:完成论文初稿撰写,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