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较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完善。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师资建设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体系不健全等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曾明确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所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国著名创业导师郑彦云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详细讲解了大学生创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细致分析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迫切性以及当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高校和辅导员没有对学生就业指导课给予足够的重视;各高校对创新创业学分的认定没有统一标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大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最后以辅导员工作视角为切入点,探索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本书的亮点在于构建系统理论的同时,采用了案例分析、热点透析和实践讲解的形式,较为通俗易懂。
王寒娜的《增强语文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一文认为创新对当今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主体,要想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让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提升。同时,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对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大学教育中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语文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大学生进行创新和自主创业的必备素养之一,对大学生未来的成功之路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献从增强语文人文素养的角度出发,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视角新颖,思路新奇,让人耳目一新。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文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对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创新创业能力的有关概念进行了比较严谨的定义,论述有关理论依据等为研究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问卷调查法:设计相应问卷,通过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利用这一工具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收集、汇总问卷,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数据来源。
4. 参考文献
[1]郑彦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
[2]张孝丽,张国胜.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17(20):154.
[3]崔鹏.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探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06(09):143.
5. 工作计划
(1)2022年12月——2022年1月:就论文选题(范围)广泛查阅资料,与指导老师共同确定具体论文题目;
(2)2022年1月上旬——3月中旬:进一步查阅资料,拟订论文提纲;撰写开题报告;掌握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大致进程;
(3)2022年3月中下旬——5月初:完成论文初稿撰写,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