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变更审计师的行为呈显著上升趋势,其变更背后的动机也逐渐复杂化。根据会计师事务所报备的变更信息来看,大部分事务所的变更是基于合理的原因,例如由于前任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年限较长或聘期届满以及上市公司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然而部分变更审计师的公司却掩藏着不合规的变更原因,使得上市公司的许多问题被潜藏,审计师的独立性遭受严重的威胁,进而降低了审计质量。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来审视和找寻审计师变更和财务报告质量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并对审计师变更这个行为对审计质量和投资市场的影响进行评估。投资者通过阅读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开信息,考察审计师变更行为探究其背后隐藏的动机,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劣势。改善企业治理结构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国内部控制法规的修订与完善提供政策建议,为今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与证据,为投资者发布有效财务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为普通公众能够做出正确有效决策提供有利的参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第 1 部分-引言:首先简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即审计师变更的相关背景;然后提出研究意义分别从理论以及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 2 部分-文献综述:通过阅读并整理国内外关于审计师变更与审计意见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的相关文献,为本文的研究确定了蓝图。
第 3 部分-理论基础:首先对本文的几个的含义进行简明扼要的说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审计师变更这一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及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为后续的研究假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Lennox(2000)[3]在研究审计师变更和审计质量时,发现上市公司的后任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趋于宽松,在审计过程中,后任对账务的处理并没有保持较高的稳健性,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成功的获取了标准审计意见,降低了审计师的审计质量。TONG LU(2006) [10]研究表明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和审计意见购买并没有很大的关系,被审计单位为了达到预期的盈余,可能会做出虚假的报告,并且这种行为被后任审计师披露出来,因此后任审计师的审计质量较高,审计师变更使得财务报告被高估的可能性降低。而且上市公司如果想要进行审计意见购买,就会付出高昂的审计费用,后任审计师也没有被该利益所诱惑,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稳健性,提高了审计质量。Nemanjaet al.(2014)[4]的研究也发现,如果企业当年收到的审计意见是非标准的审计意见,变更后的审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频率增高,则说明后任审计师的稳健性低,没有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成功的实现了审计意见的购买。Jeng-Ren Chiou(2015)[11]以中国 10 年的样本为研究对象,发现上市公司在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后,后任会计师事务所收取的费用减少,费用下降后,审计师会减少工作量,进一步审计质量可能会下降。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第8-9周):确定论文主题方向,进行论文题目的筛选。第七学期(第10-12周):以论文题目为核心,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翻阅,对已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进行开题报告。第七学期(第18-20周):根据查找的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深入详实的论文编写工作,准备论文中期检查,完成论文的初稿部分,向指导老师寻求意见,优化论文的结构,修改不当之处。第八学期(第4-9周):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二稿、三稿)、提交外文文献及译稿。
第八学期(第8-10周):论文资料整合,最终定稿,为最终的答辩做好各方面准备,熟悉论文内容,增强自己对论文内容的把握,进行一定的思维发散,设计论文答辩。第八学期(第11-12周):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李爽,吴溪. 准则制定导向:原则 VS 规则[N].中国财经报,2004-08-2006.
[2]王宏宇,宋艳.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的原因探析[J].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83;财会月刊,2009,10:69-71.
[3]张涛,吴联生.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质量:一个理论分析[J].审计研究,2010,(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