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可以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企业内部的贯彻实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能有效的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以及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总之,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担负着及其重要的角色,是衡量现代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实现经营目标,进行风险防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企业发展迅速,但内控管理不容乐观。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框架脆弱,管理层次混乱,风险评估不足和企业的风险意识薄弱,财务管理透明度差等诸多问题。因此,选择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为课题,并以乐视网为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相关专业杂志,以及其它管理类杂志,广泛搜集整理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有关媒体的数据和报道,大量阅读中英文文献。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方法,以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为切入点,剖析了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互联网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借助系统思考的方法分析了导致这些现状问题出现的原因。结合互联网企业的特点,从系统思考的角度分析了互联网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和整体性。最后以乐视网为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进一步对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以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为依据,结合内部控制框架的要素对我国互联网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系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1、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的内部控制规范化建设成就最为突出。1992年美国专业委员会#8220;赞助机构委员会#8221;(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以下简称COSO)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在其中,它给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 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经营活动的效率与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无疑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发展起到了纲领性指引作用。
2、2002年美国国会发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 法案),法案对管理层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责任予以了明确,指明其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估的主体,需要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出具相应意见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0日前--搜集并阅读资料,在结合审计学相关内容、个人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分析选题的现实意义,完成选题工作。
2.2022年11月30日前--根据选题广泛搜集并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就选题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综述,弄明白所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成果,从中找出要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有什么观点,形成初步的写作思路,完成开题工作。
3.2022年3月18日前--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著作和资料,仔细的阅读资料,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并写出论文提纲,完成初稿,请导师对论文的写作具体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并完成中期检查工作。
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5-33.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78-114.
[3]刘芳珍. 浅谈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J]. 财经界(学术版),2016,(22):193 30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