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组税收政策及其管理的改进开题报告

 2023-02-01 08:50:5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企业重组在我国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0年9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要求从政策上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企业改革,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企业兼并重组的引导和政策支持,其中第一步就是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并完善有关企业重组的税收政策。因此,要通过企业重组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首先需要对相关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合理运用。

近几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多次发布相关文件,对企业重组的涉税问题做出明确解释,制定相关法律文件。企业重组不仅涉及企业所得税,还涉及增值税、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印花税。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有关企业重组税收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各个文件仅涉及一种税收。对于纳税人来说,在重组时充分合理利用税收政策有一定困难。对于政府来说,对企业重组涉税事项的监督和管理也有一定难度。因此,研究企业重组的有关税收政策及管理的改进是十分有必要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促进企业重组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有利于化解产能过剩危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企业重组税收政策和管理的改进,使纳税人和政府更好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简述我国企业重组所采取的方式,分析重组涉及的各个税种。

2、按照税种的不同,深入分析企业重组的相关税收政策,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文献综述

企业重组在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国内学者大多都认为有必要鼓励企业合理重组,给予纳税人政策上的支持。目前,我国企业重组税收政策和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梁明(2012)认为,在资产重组中由于各地税务机关对资产整体转让概念的理解不同,导致税务处理不同。相关政策对适用范围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税务机关在处理上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造成地区间的差异。陈颉(2010)在采访中指出,我国企业重组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主要是由于我国对融资手段的制约较多。另外,分税制也导致各地政府为了所辖地区的发展,地方主义盛行。高允斌(2013)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会计方法的不同导致不同的税收结果这一观点,详细讨论了企业所得税政策是否存在重复征税。魏志梅(2013)从企业重组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政府在征管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对合理商业目的的判断、股权出资所属性质、股权转让公允价值判断等方面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梁明(2012)建议,税收政策的制定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加强政策的导向性。陈颉(2010)建议用市场化手段提高融资效率,同时朱宏任(2010)表示应当出台政策促进重点行业兼并重组。从政府的管理角度看,魏志梅(2013)认为要解决企业重组征管实践中的问题,关键在于要加强纳税人与政府的配合,政府在判断是否具备合理商业目的时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综合考虑企业各方面的因素,科学合理判定商业目的,尽量减少自由裁量空间。任立改(2013)从各个税种的角度,提出了改进我国企业重组税收政策的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5. 参考文献

[1] 梁明. 对企业重组相关税收政策问题的思考[J]. 西部财会, 2012 (9): 21-23.

[2] 辛连珠. 论企业特殊性重组资产计税基础的确认原则[J]. 税务与经济, 2011 (2): 98-101.

[3] 谭运嘉. 美、日、欧盟兼并重组政策特色各异[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 (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