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方式与标准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28 09:41:1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首先个人所得税是我国重要的税种之一,自1980年我国颁布实施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所得税已逐渐成为我国的第四大税种,其对于调节收入分配,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最基本生存权而对个人所得免予征税的部分,即维持个人最基本生存权利的生计费用是不被征税的,其对于整个个人所得税的研究与征收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我国已实施改革30年,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公、社会各阶层心理失衡的问题已不再是轻微的现象,而逐步升级为一大社会问题,所以对于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调整也势在必行。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1、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定义和界定依据;

2、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对于中低收入者的影响程度

3、通货膨胀对于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大多认为当前指出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规定的3500 元的免征额偏低,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并在全国统一执行的立法建议。(一)从平等权角度而言,个人所得税主要是通过调节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促进平等权的实现。如果免征额偏低将使低收入者负税,这不符合个人所得税法的宗旨,不利于公民平等权的

保障。(二)从生存权角度而言,公民的最低生存条件必须要得到保障。《世界人权宣言》第 25 条第 1 款规定:#8220;人人有权享有为维持本人和其家属的健康及福利所需要的生活水准,包括食物、衣着、住房、医疗和必要的社会服务。#8221;随着我国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改革的深化,个人在这些方面的消费支出有较大的增长,3500元的免征额已经损及公民基本生存权的保障。(三)从我国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角度分析,免征额提高速度太慢,现在只相当于人均 GDP 的十分之一不到,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巨大,各省市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高低不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最低的生活消费支出可能已经超出了 3500 元的免征额,对这些地区征税势必会影响到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有违税收公平原则。所以应当适当提高个税免征额。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12.11.20--2012.12.10阅读文献资料,整理文献综述。

2012.12.11--2013.1.16 完成开题报告,交指导老师审定。

2013.1.17--2013.2.29大量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完成论文的构思。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熊彩虹,唐红梅. 国外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制度经验及借鉴[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2:38-39.

[2]张萌. 中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的选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张春红.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华商,2008,18:6 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