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盈余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兴起的前沿研究课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渐发展和上市公司的大量涌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也逐渐凸显。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财务危机,在稳定物价和增强投资者信心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当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阻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损害投资者利益和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所以找到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从而有效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会计准则是盈余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盈余管理治理的关键。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会计准则在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同时,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盈余管理在利用会计准则本身局限性的同时,也促使了会计准则不断完善。为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行为,弥补了旧准则的一些缺陷,但仍存在诸多隐患,在真正执行中可能会成为部分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因此研究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将以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为侧重点,分析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现状以及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意见措施。
研究内容:
一、分析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存在的条件以及盈余管理的现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学术界对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由于近几年资本市场过度盈余管理现象日益严重,作为会计监管部门的准则制定机构承受的压力逐渐加大,大部分学者开始将会计准则作为切入点研究盈余管理问题,以此来抑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
我国在新会计准则应用前,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会受契约改变、盈利水平不同、管理层人事变动等多方面影响,即使在同一会计年度之内,也会面临各种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矛盾。而上市公司也因为各种动因去选择一定方法进行不良盈余管理从而损害了投资者利益。而新会计准则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和新发展,结合引入国际会计准则的通用合理做法,对旧准则进行修订和完善,相当大的程度上压缩了盈余管理的实施空间,可以更加全面地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更加真实可信。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在搜集并阅读资料后写出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研读,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成果、观点,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理清思路并写出论文提纲;
3.2022年2-3月:完成初稿,重点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5. 参考文献
[1]李东平,黄德华,王振林.#8220;不清洁#8221;审计意见、盈余管理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J].会计研究,2011,6(6)
[2]王虹.基于会计准则变迁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3] 李金兰.新会计准则下调节企业利润的常见方式[J].山东冶金究,2010,3(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