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否定审计意见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4 12:47: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部控制是对单位内部经济业务处理以及经营管理工作的控制,而内部控制的评价则是对内部控制本身的再控制,是内部控制目标实现以及作用发挥的重要环节。之所以去分析否定意见,出发点有其本身的意义,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否定意见的原因在于其指导实践重要作用与意义,同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否定意见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内部控制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能够确保企业真实的一面,是否做到真正的内部控制,评价环节必不可少,因此,进一步分析内部控制评价否定意见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内部控制是企业、非盈利组织乃至政府机构抵御外部风险、防止财务舞弊、提升管理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对于我国企业,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其否定意见的在外表现形式和内在经济业务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都可以作为经典案例供人研究。

2.现实意义。第一,这能够促进企业建立更健全内部控制体制。在评价报告中,能够发现企业所存在的某些问题,调整方案及时解决,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行。第二,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以及信誉度。上市公司必须要有详细的评价报告,在评价报告中找到漏洞,采用相应的措施及时解决问题,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从国内外的内部控制进程上进行论述的,介绍了我国与外国内部控制的否定意见研究现状。

其次,借鉴了大量的经济学理论以及控制理论进行分析该问题,并加以论述。

再次,结合案例,通过对该对象的详细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Doyle、Ge、Mc Vay (2006)从两种思维方式对内部控制的缺陷进行归类,其一是从严重性上,其二是成因上;对严重性而言,是将企业的会计和公司缺陷划进这一范围;而对于成因而言,则把工作人员、繁琐性以及一般原因划入到这一范围。

Knechel.W.Robert等(2008)对管理层自愿披露内控信息的动机进行了研究,文中以1990年开始为研究时间段,以在荷兰交易市场上公开发现股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的程度与财务杠杆产生的作用是成正向关系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从安然、世通到施乐、默克制药,从郑百文、巨人大厦到银广夏、南方航空,一系列国内外知名公司都频频爆发财务丑闻;从财务危机、信用危机、资金占用到金融衍生工具投机、委托理财、铜期货投机,一系列造假手段都把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及执行的有效性一次次地推向风口浪尖。本文基于新华制药及上海家化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审计报告为视角,深入剖析其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S].2008.

[2]刘亚莉,马晓燕,胡志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基于治理特征的研究[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3):35-44.

[3]王惠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境破解及框架构建[J].审计研究,2011(2):71-7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