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生态日渐恶化,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何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也成为了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节能环保产业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同时还能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开创新的发展模式。而环保产业是政策驱动型产业,税收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也是国家对经济型性宏观调控的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税收优惠政策就是助推环保产业发展的易于操作且最有效的扶持措施。环保产业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环保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主要指水污染的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的理设备、固体废弃物的处置设备、噪音控制设备、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防护设备、环保监测分析仪器及环保药剂等等的生产经营。二是资源综合利用,指利用回收废弃资源各种产品,废渣、废液、废气及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三是环境服务,指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管理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等各种服务。而国家为了鼓励节能环保产业的更好发展,不断的进行税收优惠政策的改革,对环保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本文将对节能环保产业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分析研究,这对激励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之一的节能环保产业的自主创新意识,甚至是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转变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我国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从我国环境的现状出发,由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引出环境保护及发展环保产业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目前在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方面的税收政策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政策意见。
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当前我国没有形成系统的利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现有的关于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也零散分布于各税收和政府投入等政策当中。但国内学者已对这方面的财税政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李金荣(2008)认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多重压力,她主张从加大财政投入,创新投入机制、完善税收体系、创新价格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等几个方面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肖太寿(2009)在阐述税收与环保产业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环保产业的增值税、消费税及所得税政策的建议。刘晓萍(2010)认为,应采用财政投入、政府采购、税收政策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并提出完善增值税、消费税以及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时完善资源税等限制性税收政策。崔治文(2011)认为,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完善的财税体系,他主张,应当从完善财政投入政策、大力推行绿色采购政策和积极改革节能环保财税政策入手,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节能环保长效发展机制。田文宠(2013)认为,由于节能环保产业的正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混合商品等特征,其快速发展应通过完善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税收优惠等政策实现。兰相洁(2013)通过论述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的作用机理,探索财税政策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阐明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和繁荣离不开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林冬意(2014)提出,环保产品生产制造业的发展依赖于环保服务业的发展,尤其依赖于环保服务业中环保技术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加大对环保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中国学者围绕节能环保财税政策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深化了人们对节能环保产业的认识,然而,这些研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现在需要准确定位财政政策的支持范围,合理运用税收手段,根据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选择相关的政策手段和方式,实现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有效支持。
国外研究现状:世界不同国家和组织对环保产业的内涵有不同的界定,得到普遍认可的是 OECD对环保产业狭义和广义的界定。狭义的环保产业是指在污染清理、废物处理、污染控制及减排等方面提供技术、设备与信息服务活动的总称。广义的环保产业既包括能够在防治、克服、限制、测量环境破坏方面生产和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又包括能够使污染排放和资源能源等原材料消耗最小化的清洁生产和对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采掘到产品使用后最终废弃物处理进行全程跟踪、定量分析与定量评价的#8220;生命周期#8221;管理。同时,各国参照OECD对环保产业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对环保产业的内涵形成了不同的界定。如美国对于环保产业的定义介于广义与狭义之间,主要有三类组成,第一类包括固体废弃物管理、危险废弃物管理、化学废弃物管理、工业服务、分析服务、咨询与工程;第二类包括水处理设备和化学药品、废弃物管理设备、环境仪器仪表制造、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与预防技术;第三类包括公共用水资源恢复、环境能源来源。德国环境产业包括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设备生产产家及提供相关商业服务的厂家。而废弃物管理、循环利用及危险废弃物处理、环境保护设备的咨询与维护均不作为环保产业组成部分。日本的生态产业分为六种: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置和循环利用、环境恢复、新能源或清洁能源供给、清洁产品以及清洁生产。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①文献分析法
搜集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环保产业和税收优惠政策相关的历史及现状背景,概括出众多专家学者的理论观点并认真领会,能够准确指出其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做出的贡献,贯穿于论文之中,在对这些观点理解、加工、吸收的基础上,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认知,也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支持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框架。
5. 参考文献
[1]傅志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建设[J].中国财政,2010,(4):45-46.
[2]张玉.财税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曹珍.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J].管理观察,2012,(4):54-5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