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部控制是由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及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 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以#8220;产权清晰、权责明 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8221;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8220;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8221;的市场经济竞争主体,是我 国企业改革的一项根本任务和长远目标。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是客观、从容的防范风险的保证。
与西方相比,中国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多是研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问题,对内控缺陷的关注度较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内部控制观念淡薄,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控制环境,内控体系不完善,内控执行、监督乏力等,针对这些弊端,本文将通过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寻有效的改进方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鉴于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国内外也缺乏关于内控缺陷认定方面的系统研究,而内控缺陷认定又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评价及审计中最基础的问题,本文将对内部控制缺 陷的认定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再进一步分析原因,最后提出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化建议。
研究内容:
一、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的含义、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审计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1)萌芽期---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内部牵制阶段。该时期的内部控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2)成长期---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初: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制度二分法)。该时期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AP)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 册会计师的重要性》( 1949) 的报告中首次给内部控制下了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8220;内部控制使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 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 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 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8221;,其后又对该定义进行了三次修订。 该阶段完成了实践塑造和理论完善两大使命。(3)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结构三分法)。1988 年AICPA 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会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关注》中首次采用内部 控制结构替代内部控制,指出#8220;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 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8221;这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4)成熟期---20 世纪 90 年代: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旧COSO 报告(要素五分法)。COSO报告将内部控 制定义为:#8220;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 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 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8221;。这五大要素包括: 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5)最新成果---全面风险管理。COSO 委员会在2001年成立了企业风险管理(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项目咨询委员会, 并开始对其进行研究。COSO委员会在2003年7月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征求意见 稿,并于2004年9月29日颁布正式稿。COSO委员会在ERM 内容摘要中,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融合,明确 指出了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部分,ERM涵盖了内部控制,但并不是对内部控制框架的取代。
近年来,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世界各国政府不断推出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规范,随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渐加深,我国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或指引,对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发展迅速,我国的一部分上市公司如中国人寿、中国网通等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已 取得了快速的进步,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由于我国经济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内部控制整体发展较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总体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有必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原因进行探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在搜集并阅读资料后写出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研读,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成果、观点,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理清思路并写出论文提纲;
3.2022年2-3月:完成初稿,重点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5. 参考文献
[1]朱鸿.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意义与加强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31:55-56
[2]朱国鸿.内部控制国际进展及其借鉴[J].当代财经,2008,03:8-9
[3]戴文涛.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2010,02:13-1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