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公众公司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全面沟通信息的桥梁,信息披露的失真会给经济发展和市场秩序带来巨大冲击。近十几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粉饰业绩,违规披露信息等行为时有发生,如美国的安然公司和世通集团、加拿大的北电网络,我国的#8220;科龙电器造假#8221;、#8220;绿大地虚增资产#8221;、#8220;万福生科虚增利润#8221;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折射出现行证券监管机制的低效,反映出上市公司内部失控,证监部门未尽职责、中介机构不能有效作为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重重,严重干扰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给国家、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治理失真的会计信息,保证经营管理决策及投资者所需的正确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与证券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建立一个良好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机制,是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的需要,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需要,是上市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需要,因此对信息披露监管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法规体系不够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尚未健全,对虚假信息披露相关责任人惩罚机制不健全,惩罚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做进一步的研究,从具体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案件出发,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寻求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再进一步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问题的建议。
研究内容: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概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意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含义及重要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源于在Fama (1970)提出的市场有效的#8220;公平博弈#8221;模型。对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非管制论和管制论。非管制论认为,上市公司完全可以自愿披露信息而无需强制性信息披露,代理理论(代表人物:美国学者Gaber,1985)、竞争性资本市场观点(代表人物:美国学者Perman,1980;Mertom,1987;DiamondandVerrecchia 1991;Hem,1994)与个人契约理论是构建非管制论的三大支柱。管制论主张,应该对会计信息披露采取一定管制,规定一定的范围和格式,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沃克和特尔尼(Wolkand Teamey,1996)以及加拿大学者司可脱(Scott,1999)。泰勒和特利(PeterTaylorandStuartTurley,1986)就会计信息披露要求、法律框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等方面,对监管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沃克(Wolk,1997)分析了会计监管的经济学机理。现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部分学者开始把焦点集中到关于国内的监管制度上来。Choi(2000)认为:应该首先对投资者进行分类,拥有良好技能的、能够保护好自己的投资者将获得广泛的投资权和自由议定愿意接受的法律条款的权利,不具有良好技能的投资者将得到政府监管机构的重点保护。 国内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研究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现实问题,讨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存在的理由,以提出监管改进的建议和改革的思路。南京大学王跃堂、张祖国(2001)、祝有溪(2003)对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失范的表现进行了阐述。张惠忠(2000)、陈晓敏(2001)、任凤慧(2001)在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研究中发现,不少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对有利于公司的会计信息过量披露,而对不利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会计信息披露往往不够充分。葛家澎、黄世忠(2002)从安然事件分析入手,对美国的会计监管运行机制进行了反思。王咏梅(2001)指出,完善社会监管体系,首先是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徐向艺(2006)从公司治理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进行了研究;以上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会计信息披露监管进行了深浅不一、角度不同的探讨,但从中也可以看出我国理论界对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的研究还是比较零散,缺乏一定的系统完整性。 从国内外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可以得出: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离不开内部监管、政府监管、社会监管、舆论监管等等。本文通过研究国外的监管体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宏观环境,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构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体制的措施。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在搜集并阅读资料后写出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研读,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成果、观点,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理清思路并写出论文提纲; 3.2022年2-3月:完成初稿,重点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4.2022年4月15日前:修改论文,提交外文文献翻译资料,配合指导老师进行论文写作的中期检查。 5.2022年5月10前: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二稿、三稿)、提交外文文献及译稿。 6.2022年5月20日:反复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
5. 参考文献
[1]吴彤.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问题研究[J]. 商业经济,2016,12:35-37. [2]沈勇.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 工业审计与会计,2015,15:94-95. [3]张晋. 对加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监管的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3,13:42-44. [4]杨玉凤.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2009. [5]宋积瑛. 试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14:168. [6]沈仁杰.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J]. 现代商贸工业,2016,05:3-5. [7]沈洪涛,马杰.舆论监督、政府监督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12(2):72-79. [8]张振,刘卫华.基于复制动态演化博弈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研究[J].财会通讯,2013(12):9-12. [9]侯雪筠,宋衍程.对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7(9):94-95. [10]苏雪峰.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研究--以#8220;万福生科'为例[J].商业经济,2013(7):102-104. [11]蒋海燕,谢柳芳.新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探析[J].财会研究,2010(22):19-20. [12]杨红玉.基于博弈论的会计监管分析[J].财会通讯,2009(2) [13]闫治国.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6. [14]王雪.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政府监管有效性研究 [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5]王玉枚、王慧.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究,2011(5):70-71.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