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4 12:46:4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上市公司因连续三年亏损,被证监会暂停其股票上市,为了保住上市资格,逃避有关监管部门的管制,许多亏损上市公司在亏损后的第一年或第二年进行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可靠性,因此盈余管理已成为了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无论是上市公司内部的管理还是监管部门的监管方式和力度,都导致了盈余管理问题不能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修订会计准则而完全避免。为了极大程度上降低盈余管理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就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盈余管理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会计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盈余管理的问题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事件屡见不鲜,很多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自身存在的会计选择空间和信息不对称现象,谋取私利,致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无法做出正确判断,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的市场的秩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盈余管理问题,寻求有效的改进方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动因及方法、手段,最后提出防范和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研究内容:

一、盈余管理概述: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的利弊分析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西方会计学界便致力于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至今已有30 多年的历史。西方会计学界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实证研究领域。学者们将会计盈余分为经营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两个部分,其中:应计利润 = 随意性应计利润 非随意应计利润.西方会计学界的实证研究成果证明,管理人员主要是利用会计原则的弹性对随意性应计利润的内容进行调节,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在实践中,为了对随意性应计利润进行度量,西方会计学界主要设计了四个模型:Healy 模型、De Angelo模型、Jones 模型、行业模型。在此不再赘述。 在盈余管理的形成原因方面,西方会计学界主要考证了管理者报酬、政治成本、股票价格、债务契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这一问题也日渐成为会计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学者在实证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包括: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微利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对配股政策的反映等。此外,中国学者主要借鉴了国外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对盈余管理的产生条件、动机和手段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是涉及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审计诚信方面,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资本市场条件等整个信用经济的基础更缺乏研究。

在实证研究方面,采用的大多是好几年前的数据,没有反映盈余管理的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①2022年12月:在搜集并阅读资料后写出开题报告;

②2022年1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研读,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成果、观点,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理清思路并写出论文提纲;

③2022年2-3月:完成初稿,重点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邓小洋,张琪. 盈余管理动机实证研究的发现及政策意义[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20-23.

[2]王婷婷,卢星宇,吴涛. 关于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及防范措施分析[J]. 时代金融,2016,29:296 306.

[3]陈小燕. 我国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A]. 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财务学年会组委会.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八届中国财务学年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财务学年会组委会:,2012: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