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在管理方面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政府管理,在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等方面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更是将电子政务加入新的五年计划之中,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为了更好的理解与认识电子政务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运用这项工作,政府领导人、电子政务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的开发者正在积极探索较为合理有效的融资模式,如BOO模式、BOT模式、TOT模式、PPP模式,本文主要研究PPP融资模式。
PPP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这是一种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理念的现代融资模式。20世纪90年代后,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8220;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8221;的模式)在西方特别是欧洲流行起来,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在大型、一次性的项目,如公路、铁路、地铁等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相比,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相对较晚,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速度加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电子政务PPP融资模式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创新点以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二章是电子政务的现状。首先对电子政务概念和特点进行阐述,然后介绍一下电子政务的融资模式,最后提出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 Klijin E认为,PPP模式下构建的是伙伴关系的项目,英国的PFI模式则是合同形式的项目,公、私部门之间更像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
- Bauund wohnugswesen(Ed.)将ppp定义为公共与私人部门、盈利性企业与非盈利性企业为提供基础公共物品和服务而签订的长期合约。
- Diana car-pusiua(2014)提出PPP模式将私人部门引入公共项目,有效的将项目市场化,在满足了公众需求的同时,又充分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的投入来分散风险,但政府不能就此忽略开发、建设和运营风险。
- Yescombe E 提出,20 世纪80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电力承购协议模式是PPP 契约模式的模板,主要体现于两点:项目公司为中心的融资结构体系和#8220;项目融资#8221;技术的采用。
- 萨瓦斯认为在基础设施领域公私合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并指出采用公私合作的形式建设基础设施关键要处理好各参与方的角色、竞争、规制、风险、招标和融资等问题。
- Sandford Borins通过对美国等联邦制国家政府创新案例的研究发现,#8220;最常见的政府创新发起者并不是机构的首长,而是机构首长层下面的职业公共服务者,即中层管理者和一线工作人员#8221;。基层工作人员的创新热情、创新意识与执行能力,以及创新者之间的关系都会对政府创新过程产生影响。
二、国内研究现状
- 陆敬筠认为由于政府项目融资具有和企业项目融资不一样的特点,电子政务在是否选择融资策略、业务范围的确定及合同管理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 金江军结合青海市劳动保障信息网项目认为电子政务要想有更多的应用,还需要政府部门对自身需求以及融资模式的应用对象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宋剑(2012)结合南非豪登快铁PPP项目的实际案例认为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能够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效率。
- 张鸿(2012) 分析印度的大博电厂项目融资失败的一大原因,正是由于印度国内中央、地方两级政府政令不统一。
- 佘渝娟、叶晓甦从概念、起源、运作方式、政府管理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对PPP、PFI融资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以揭示两者的共性以及在各国实践中的差异。提出PFI 是PPP 的一种类型;PPP 更强调伙伴关系及政府所有权,PFI则强调政府采购工具及民营企业主动介入。
- 晋自力通过对美、日、德融资模式的研究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应该顺应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与世界经济接轨。
- 常廷廷(2013)认为我国发展现状远远没有达到完善或健全的水平,主要表现在制度缺失、监管体制未理顺。
- 姚国章、胥家鸣综述了新加坡政府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制定的相关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内容、推进措施、关键战略及其积极影响,重点剖析了正在实施的#8220;智慧国2015 计划#8221;;介绍了新加坡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务发展方面提出的4 个电子政务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和措施,列举分析了新加坡政府具有代表性的7 个典型电子政务项目案例,并指出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与其科学严密的治理体系密不可分;总结并提出了新加坡电子政务值得借鉴之处。
- 童腾飞、黄波、谢耘在创新驱动和互联网大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论述和分析了#8220;开放#8221;对于激发电子政务创新活力的关键作用,并沿着这一思路研究实现#8220;开放#8221;的关键行动如分类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内外开放环境等,为电子政务重新引领信息化创新浪潮提供一得之见。
- 白燕琼(2015)认为随着我国行政管理领域#8220;服务型政府#8221;、#8220;和谐社会#8221;等进步观念的深入人心,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的技术手段和通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已经成为了各级政府、机构和组织的共识。
- 王芳、赖茂生重点指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取得的3 方面的显著成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顶层规划与网站群建设提高政府网站建设水平,公民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度、利用率和满意度逐步提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7日(本学期第十三周)--完成选题工作
2、2022年1月15日(本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工作
5. 参考文献
[1]卢太平,张东旭. 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J]. 会计研究,2014,01:35-41 94.
[2]杨研. 电子政务外包项目甲方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3]晓南. 拓展新型融资 深化电子政务[N]. 江苏经济报,2013-11-01B01.
[4]张晓楠. 试水BOT--青海社保探索电子政务建设融资新路[J]. 每周电脑报,2003,38:4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