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社会责任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4 21:47:2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对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员工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行情况关系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企业员工社会责任评价研究对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在国内外各方面的重视下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针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仍处于初步阶段。并且,国外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长期经验基础上的,国内企业的发展要晚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因此,照搬而来的评价体系并不适用于国内企业。另外,不同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也存在一定差异,关键的评价指标也不完全相同。本研究结合保险企业的工作特点,立足于员工,针对保险企业内部员工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以期为其它行业的员工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借鉴与启示。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基于国内保险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需求,首先针对企业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做出分析,而后介绍保险企业就社会责任这一方面的履行情况,提出研究员工行为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可行性。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员工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筛选与体系构建,问卷设计以及AHP方法的具体应用。写作提纲:第1 章绪论。梳理已有文献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并对其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再综合国外与我国的不同研究情况做出比对,结合企业社会责任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将研究目标从企业社会责任引向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第2章员工社会责任理论概述。介绍员工社会责任内涵、合理性、逻辑关系等,阐述企业及其员工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第3章保险企业社会责任及员工履责现状。针对保险企业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提出企业员工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的履责范畴,并结合恒大人寿江苏分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责情况,分析当前保险企业及其员工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第4章保险企业员工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研究。就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指标间的区别、数据采集渠道等重要内容做出分析与说明。第5章保险企业员工社会责任评价模型和案例分析。针对评价理论、指标选择等方法进行分析,对保险企业内部员工的评价模型进行权重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以恒大人寿江苏分公司的员工为实例进行应用分析,对员工社会责任履行表现情况评价与分析。第6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及未来可拓展的研究方向。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方面,Carroll(1979)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两个层面,根据其重要性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经济、法律、伦理、慈善这四个方面的责任[1]。

Iyer(2006)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社会各界期望企业在以上这些领域积极主动地履行自身的责任义务,一是实现经济责任,让企业能稳定的发展生存下去,二是遵守法律制度,符合社会伦理的责任要求,组织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慈善公益活动[2]。

Buono(2005)就企业的社会责任做出界定,即与利益相关者所构建的和谐关系,企业发展的价值观、遵守社会法律及社会秩序,尊重他人,保护社会环境及社区环境,着力践行各项公益政策等[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0月—2022年11月相关文献检索,完成开题报告2022年12月—2022年1月企业员工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设计及专家打分2022年2月—2022年3月评价体系应用案例及分析,完成论文初稿2022年3月—2022年4月论文撰写修改、定稿,完成外文翻译2022年4月—2022年5月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 Carroll A B . 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9, 4(4):497-505.[2] Iyer A A . The Missing Dynamic: Corporations, Individuals and Contract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6, 67(4):393-406. [3] Buono A F .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 stakeholder approach[J]. Personnel Psychology, 2005, 58(3):811-815.[4] Payne D M , Raiborn C 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thics Support the Economic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1, 32(2):157-168. [5]哈罗德孔茨, 海因茨韦里克. 管理学(第九版)[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6] Porter M E , Kramer M R . Strategy and society: 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6, 84(12):78-92.[7] Barney J. B .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M].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1):90-120.[8] 王明华. 企业社会责任本质及其治理研究[D]. 江西财经大学, 2006.[9] 李立清, 李燕凌.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 人民出版社, 2005.[10] 刘昕, 林南山. 企业的社会责任:HR大有可为[J]. 人力资源, 2006(8):6-9.[11] 李年琴, 姜启军. 基于食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及权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3):302-307.[12] 黄益方, 孙永波. 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苏宁电器为例[J]. 中国流通经济, 2015(1):68-76.[13] 彭荷芳, 陆玉梅. 制造企业新生代员工社会责任行为的驱动——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视角[J]. 财会月刊:中, 2015(1Z):36-39.[14] 卢涛, 王志贵. 基于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认同的影响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09(8):88-92.[15] 赵国祥, 王明辉, 凌文辁. 管理者责任心和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J]. 心理科学, 2004, 27(5):1261-1262.[16] 刘玉凡, 王二平. 大五人格与职务绩效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 2000, 18(3):73-80.[17] 高磊. 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心的实证研究[D]. 重庆大学, 20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