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其中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工程,日益受到重视。
本研究选择“无障碍环境权之构想”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研究目的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无障碍环境的理论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近年来各国对残疾人权利的重视,相关研究逐渐增多。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无障碍环境进行了研究:1.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的主要内容是无障碍环境权的理论探讨,包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构成要素以及实现机制。
1. 主要内容
1.阐释无障碍环境权的概念。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规范分析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无障碍环境权研究的理论脉络和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无障碍环境权立法和实践的比较分析,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完善我国无障碍环境权保障机制提供思路和建议。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权利的视角出发,对无障碍环境权进行系统性研究。
区别于以往侧重于无障碍环境建设实践层面的研究,本研究将从权利的高度对无障碍环境权进行理论探讨,更加深入地揭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本质和意义。
2.构建无障碍环境权的理论框架。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莉. 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治保障[J]. 法制与社会,2020(35):159-160.
[2] 葛萌,杨帆. 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完善研究[J]. 法制博览,2021(32):207-209.
[3] 刘笑璇. 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立法完善——以残疾人权益保障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2022(11):163-16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