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 研究意义
长期以来,农民的财产权益问题都备受关注。社会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和社会资源分享的不均衡,造成了农民群体教育程度偏低。相应地,农民对于其财产权利的认知也相对有限,这导致了在面临财产权益纠纷时农民群体在法律上的弱势和盲目,以及其财产权利实施能力受到局限。
宅基地是农民的重要财产之一,而宅基地的功能与价值又是宅基地使用权的载体,因此,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充分评述宅基地现有的功能和价值的基础上,期望通过实地访谈的方式,从农民的根本性需求出发,了解农民对于其宅基地的功能和价值的认知水平,以及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行使财产权利的能力状态,进而正确解释农民对宅基地的功能和价值认知与农民财产权利实施能力之间的关系。运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调研所得数据,从而揭示功能与价值认知对其财产权利实施能力的影响,为农民的权益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 研究的目标
观察农民对宅基地相关财产权利的认知水平,分析在不同的认知水平条件下,农民行使财产权利的能力如何变化,探究农民对宅基地的功能与价值认知对其行使财产权利的影响,并根据调研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量化表达。为农民财产权益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二. 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理论的梳理以及分析、归纳、演绎、综合,整理出论文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构成。对以往学者、专家的研究和阐述进行深入阅读,借鉴以往硕博论文对该类问题的研究方法,总结归纳出较完整的宅基地功能与价值认知,作为之后对比分析农民对宅基地的功能与价值认知的基础。
2.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农民对宅基地功能和价值的认知现状、农民在行使宅基地相关财产权利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和特殊问题,以便对问题有一个客观、直接的了解,同时也作为实证分析的依据。
3.描述性统计的方法
运用统计学知识以及数据统计软件对收集得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农民对宅基地功能和价值认知情况与宅基地现有的功能和价值之间的差别,分析不同的认知情况对于农民行使其财产权利的影响。
4.计量模型
采用Logistic模型做多因素回归分析,从众多认知情况中筛选出对农民财产权利实施能力造成影响的因子,并在影响力大小上作排序。
二.技术路线
课题 方案 设计 |
数据收集 |
文献阅读 |
宅基地功能与价值认知 |
宅基地功能与价值 |
农民对宅基地功能与价值认知现状 |
反应农民财产权利实施能力的行为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财产权利实施能力指标体系 |
logistic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
结论与评价 |
政策建议 |
量化表示的影响力 |
课题 方案 设计 |
数据收集 |
文献阅读 |
宅基地功能与价值认知 |
宅基地功能与价值 |
农民对宅基地功能与价值认知现状 |
反应农民财产权利实施能力的行为 |
数据分析与处理 |
财产权利实施能力指标体系 |
logistic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
结论与评价 |
政策建议 |
量化表示的影响力 |
三.实验方案
1.调查区域选取。出于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普适性要求,课题选取江苏苏北、苏中、苏南各2个村作为调研地点,区域上存在一定的跨度。
2.调查对象及方式。由于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农民的认知情况,因此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调查区域中的农民进行调查,包括贫困农户、富农和村干部等。
3.调查问卷设计。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家庭基本信息(包括教育程度)、对宅基地功能的认知情况、对宅基地价值的认知情况、与宅基地有关的经济活动等。
4.数据整理与分析。将调查得到的结果进行整理之后,录入计算机,运用Excel、SPSS等数据处理软件作进一步的分析。利用整理分析好的基本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作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农民财产权利实施能力的关键因子,并给出定性结论
5.给出政策性建议。利用模型分析所得数据和结论,判断农民对宅基地的功能与价值认知水平对于其财产权利实施能力的影响机制,再在分析现有政策不足的基础上给出相应建议。
6.撰写论文。利用研究结论进行论文的撰写。
四.可行性分析
1.南京农业大学校图书馆能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料,有大量的馆藏书目、电子图书、学位论文、电子期刊和各类数据库,并能提供文献传递服务,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论文的指导老师陈会广老师,在土地制度与政策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多年从事土地专业教学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相关经验,能够对本论文的研究做很好的指导。
3.选题内容与社会热点、与本专业知识密切相关,且本人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有一定的调查功底。
4. 研究创新点
选题角度较新颖。现有的研究对于宅基地使用、流转、退出的制度,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都有较广泛的研究。而对宅基地相关的认知情况对权利实施能力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在研究内容上有深入挖掘的空间。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本项目完成周期计划为3个月。预期进展如下:
2014年3月 完成数据的补充和完善
2014年4月 分析数据,整合分析结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基于eCognition的土壤剖面发生层划分研究开题报告
- 晚更新世中国黄土风尘物源变化对大气环流变迁的启示开题报告
- 政府主导下的宅基地退出补偿与增值收益分配研究开题报告
- 《基于“互联网 ”的农地流转模式探索与研究》开题报告
- 农民收入水平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以安徽省全椒县为例开题报告
- 基于网络分析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以成渝城市群为例开题报告
- 宅基地退出中农民权益多元化保障机制研究-以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为例开题报告
-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约因素及解决思路研究开题报告
- 基于GIS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开题报告
-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自然风景区用地规划管理问题研究——以南京钟山风景区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