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的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满意度研究——以徐州市沛县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11 13:12: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

在国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失地农民作为三农问题之一,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失地农民问题的曰益突出,直接影响着我

国社会的稳定和谐,关系着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失地农民达到一定数量,就会成为社会一大隐患,所以只有边出现,边治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研究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能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哪些指标和因素是他们最关心的,从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通过PLS方法构建模型,进行计算,深入分析影响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以农民满意度为核心的因果关系链条,把影响满意度的各变量置于该链条中综合考虑;通过对模型运行结果的分析,解释各变量的作用方式,探索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对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的建议。

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通过在网上及图书馆的查询,得到相关课题文献,阅读大量中外文献来研究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满意度的问题,并且查找所需要的数据支持然后对既有文献进行归纳和评论,在比较中加深对研究问题的认识。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实事分析对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满意度问题的相关研究指标相互关系有了大概的定性分析。然后再通过构建模型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检验,验证定性分析的假设和预期,最后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性的总结,得到更有说服力的研究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在现有的文献中对于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满意度的研究大多数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也有使用有序响应模型等方法,该方法不是特别适用于多变量同时处理。在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进行满意度的论文中,很多使用MLE的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对于样本数据有较严格的要求,要求样本数据符合正态性分布、且样本数量要足够大,而PLS的模型构建方法则无此要求,适用范围更广。本论文采用PLS的模型构建方法,在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满意度的研究领域初次使用,但PLS方法在其他领域的满意度研究中已有较多使用,通过变通、借鉴的思路来为失地农民生活质量满意度研究提供不同的研究角度,更客观的分析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计划时间

预期进展

2015.12.312016.1.15

前期准备,阅读相关理论资料

2016.1.162016.2.15

通过年鉴、网络查询及走访实地搜集资料

2016.2.162016.3.15

整理、筛选、分析数据

2016.3.162016.4.10

构建模型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2016.4.112016.4.30

系统分析并得出结论,完成论文初稿

2016.5.12016.5.18

论文修改、定稿及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