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污染对北京空气质量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2016年11月16号到19号污染个例开题报告

 2024-07-23 22:37:40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在京津冀地区,重污染天气频发,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空气质量状况备受关注。


为了有效控制和治理京津冀地区的空气污染,深入了解区域污染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问题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致力于探究该区域污染特征、成因以及区域传输等方面。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特征、成因分析、来源解析以及区域传输等方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以2016年11月16日至19日京津冀地区出现的重污染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WRF-CMAQ空气质量数值模式,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模拟区域污染过程:利用WRF-CMAQ模式模拟2016年11月16-19日京津冀地区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观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评估模型的模拟性能。


2.分析污染物区域传输:利用模式模拟结果,结合气象场资料,分析污染物区域传输路径,识别对北京市空气质量影响显著的污染源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数值模拟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研究期间京津冀地区的气象观测数据、污染物监测数据、排放清单数据以及地理信息数据等。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格式转换、空间插值等预处理,构建研究区域的气象场和污染物浓度场。


2.数值模式建立与模拟:采用WRF-CMAQ耦合模式进行数值模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精细化模拟污染过程:采用高分辨率的WRF-CMAQ耦合模式,对2016年11月16-19日京津冀地区重污染过程进行精细化模拟,更准确地再现污染物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区域传输过程。


2.结合气象条件深入分析:将污染物区域传输与气象条件分析相结合,利用气象场资料,分析风速、风向、边界层高度等气象因子对污染物扩散和传输的影响,揭示气象条件对污染过程的影响机制。


3.定量评估区域污染贡献:采用污染物溯源技术,定量评估京津冀周边区域污染物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贡献率,识别对北京市空气污染贡献较大的重点污染源区和传输路径,为区域联防联控提供更精准的科学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陈长虹,王式功,段凤魁,等.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设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7,9(05):1-8.

2.贺克斌,张强,王书肖,等.大气复合污染防控:认识深化与趋势展望[J].中国环境科学,2017,37(01):1-12.

3.马永亮,程念亮,王占山,等.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及潜在源区贡献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6,36(12):4323-433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