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雾过程通量与污染物特征分析开题报告

 2024-07-10 21:54:20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雾是发生在近地面层的一种重要天气现象,是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浓雾天气下,大气能见度降低,严重影响交通运输、航空安全和人体健康。

此外,雾滴作为大气中重要的凝结核,对污染物的吸附、沉降和化学转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雾作为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其形成、发展和消散机制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国内外学者在雾的观测、模拟和预报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某地为研究区域,利用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通量观测数据和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浓雾过程的通量特征和污染物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1. 主要内容

1.浓雾天气过程分型:
a.分析研究区域浓雾天气过程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能见度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和预处理:收集研究区域的浓雾天气过程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通量观测数据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

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异常值,并进行插补和统一时间分辨率处理。


2.浓雾天气过程分型:根据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浓雾天气过程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结合天气形势,采用客观或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对浓雾天气过程进行分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将浓雾天气过程进行分型研究,探讨不同类型雾过程通量的差异,以及通量对不同类型雾形成和维持的影响,这为深入理解雾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2.结合通量观测数据和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雾过程通量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雾过程对污染物沉降和扩散的影响,这对于揭示雾与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针对特定研究区域,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浓雾过程通量与污染物特征之间的关系,这将为该地区制定有效的雾霾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宏,张雷,王扬锋,等.近十年中国地区雾和霾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J].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2):5595-5606.

2. 程念亮,马欣,张鹏,等.北京地区一次重霾污染过程近地层湍流特征及通量变化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8,38(09):3276-3284.

3. 李龙,牛生杰,朱彬,等.基于EC观测的兰州城区冬季大气污染物通量特征及传输路径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2,42(05):2277-228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