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2日北京一次断线型线对流过程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4-06-30 23:59:57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线对流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通常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本研究选取2018年05月12日发生在北京的一次断线型线对流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此次过程的天气背景、触发机制、演变特征以及造成的影响,以期深化对断线型线对流发生发展机制的理解,为提高此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

1. 研究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线对流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一直是气象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近年来,随着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和数值模式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线对流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构特征、预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采用多源资料,包括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雷达资料、卫星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8年5月12日发生在北京的一次断线型线对流过程进行分析。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天气形势分析: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此次断线型线对流过程发生发展的天气背景,包括环流形势演变特征,温度、湿度配置,以及高低空急流等,揭示此次过程发生发展的有利大尺度环境条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资料收集与处理:收集2018年5月12日北京地区的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卫星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和处理,包括缺测值填补、格式转换、数据插值等,为后续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2.天气形势分析: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此次断线型线对流过程发生发展的天气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针对性地研究北京地区断线型线对流天气,以往研究多集中于整体线对流系统,而本研究聚焦于断线型线对流,分析其特殊形成机制和演变特征,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2.结合多源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从动力、热力、地形等多角度综合分析断线型线对流的成因,并尝试揭示此次个例中各因素的相对贡献,以期为预报提供更精细化的参考依据。


3.将研究结果与北京地区的气候背景、城市发展等因素相结合,探讨近年来北京地区断线型线对流发生发展趋势,以及城市化对这类天气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城市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支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郭建平,陶祖钰,张亚男,等.一次超级单体风暴与线状对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J].气象学报,2022,80(04):735-751.

[2]李梦,孟雪松,王晓芳,等.2020年6月23日北京地区一次飑线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2023,49(01):100-111.

[3]李云,张京红,方翔,等.基于雷达资料的北京地区线状对流系统分类及环境特征[J].气象,2021,47(12):1525-153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