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次霾过程中气溶胶的垂直探测及其特征分析开题报告

 2024-07-23 22:25:30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雾霾作为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现象,对人类健康、交通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雾霾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气溶胶是大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雾霾形成的关键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气溶胶的垂直探测及其特征分析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利用地基遥感设备探测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长三角地区一次典型霾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地基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和探空气球等观测手段,获取霾过程的气象要素、气溶胶光学参数和边界层结构等数据,分析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物理化学特性及其演变规律,探讨霾形成和发展机制。

1. 主要内容

1.长三角地区一次典型霾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利用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分析霾过程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气象条件对霾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长三角地区一次典型霾过程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地基激光雷达数据、微波辐射计数据、探空气球数据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等。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插值处理和格式转换等预处理,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2.气象条件分析:利用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ECMWF再分析资料,分析霾过程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绘制相关图表,并结合天气形势图进行分析,揭示气象条件对霾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综合利用地基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和探空气球等多种观测手段,构建了长三角地区霾过程气溶胶垂直探测的综合观测体系,实现了对霾过程中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物理化学特性和边界层结构的精细化观测。


2.结合气象条件分析和边界层结构分析,深入探讨了气象条件和边界层结构对长三角地区霾过程气溶胶垂直分布的影响,揭示了霾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气象因子和边界层过程。


3.结合HYSPLIT模式,对长三角地区霾过程中气溶胶的来源进行了分析,为长三角地区霾污染的区域联防联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毕雪岩, 陈长虹, 刘端阳, 等. 近50年中国霾日的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3, 68(1): 3-12.

[2] 段云霞, 雷孝恩, 谭浩波, 等. 2013年1月中国东部持续性强雾霾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J].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12): 3122-3132.

[3] 李菲, 陈长虹, 毕雪岩. 中国霾污染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J]. 环境科学, 2015, 36(1): 1-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