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电机主轴是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高端装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回转精度和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整机的加工精度和性能。
然而,在加工、装配、热处理等过程中,主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弯曲、锥度等变形,导致径向跳动超差,严重影响加工质量。
传统的校直方法存在效率低、精度差、依赖人工经验等问题,难以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现代制造需求。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电机主轴的矫直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数控技术、传感器技术、精密机械设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机主轴数控矫直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电机主轴矫直技术方面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课题将从电机主轴变形分析、数控矫直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系统测试与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
1. 主要内容
1.电机主轴变形分析:-分析电机主轴常见的变形类型,如弯曲变形、锥度误差等,及其产生原因。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1.理论分析:-通过查阅文献、阅读相关书籍,学习和掌握电机主轴变形机理、压力矫直原理、数控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对电机主轴的变形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主轴变形与径向跳动误差之间的数学模型,为矫直力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电机主轴变形特性的精准化矫直力控制策略研究:针对电机主轴变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基于变形量反馈的精准化矫直力控制策略,实现对主轴不同部位、不同变形程度的差异化矫正,提高矫直精度。
2.高速高精度传感器融合与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研究基于多种传感器融合的主轴径向跳动误差在线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并开发相应的数据处理算法,为精准矫直提供数据支持。
3.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电机主轴数控矫直系统智能化控制研究:探索将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于数控矫直系统,实现矫直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参数自学习、故障自诊断等功能,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冯志友, 邓效忠, 冯凯, 等. 基于ANSYS 的轴类零件多点矫直工艺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9(1): 267-270.
[2] 张大旭, 巩亚东, 孟凡路, 等. 基于激光扫描的轴类零件弯曲测量与矫直回弹补偿[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 56(19): 156-165.
[3] 孙建亮, 张洪武, 闫志刚.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轴类零件矫直工艺参数优化[J]. 中国机械工程, 2018, 29(4): 488-49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